• 31阅读
  • 0回复

贵州农村的可喜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28
第2版()
专栏:

贵州农村的可喜变化
不久前,我们到贵州高原五个专区、自治州的十多个县访问,亲眼看到贫穷的贵州农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生产发展,楼枕压弯”
下乡之前,我们从省里有关部门了解到,去年,贵州农业获得了好收成,除烤烟外,各种作物普遍增产。其中,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了4.1%。这比起过去习惯于高估产、搞浮夸的年代来说,似乎微不足道,但实地一调查,就很快发现,各地上报的粮食产量“余地”很大。因为全省向集体承包的农户约有四百万户,他们每家每户收了多少粮食,全由他们自己报,而一般所报的数字,是不把超产部分计算在内的。这也是过去搞高征购给群众造成的一种心理。
我们挨门挨户访问了务川县王武公社麻布坝生产队。这个队只有十户人家,去年各户自报粮食产量共3.5万斤,比丰收的前年增加16.7%。人们都以为他们报的较实,可是,按户统计的结果,去年实际产量是五万三千八百多斤,竟比上报的数字多出50%以上。这种情况,几乎到处都有。最发人深思的是,油菜籽产量各地上报到省的总产量是两亿七千九百万斤,这比历史上最高的1958年增加30%,似乎不会有多少余地了。可是,国家收购到手的油菜籽已经达到了两亿九千万斤,竟比上报的总产量多出一千多万斤,而社员自己留下的食油和种子还没有计算在内。
贵州向有“天无三日晴”之说,空气湿度大,为了藏粮,农民盖房时都爱在卧室上方架上圆木(群众称为“楼枕”),铺上木板,堆放粮食。前几年粮食少,房屋又失修,去年粮食一多,各县楼枕压弯,甚至压断的事,时有所闻,我们就亲眼看见不少。所以,群众说到前几年搞“穷过渡”时,是“所有制红了,社员穷了”。这几年纠正了“左”的错误,特别是去年进一步放宽了政策,是“生产发展,楼枕压弯”的主要原因。
丢掉包袱 轻装前进
贵州放宽政策的方面很多。其中重要的一项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社队搞包产到户。
原来一年以前,这个问题在贵州还是个禁区。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社员群众都有着搞包产到户的强烈愿望,有些地方也自发地搞起来了。但有些领导人总在念紧箍咒,许多县还派出工作队下乡搞所谓“纠偏”,弄得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关系紧张。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去年三月中旬省委在电话会议上通知各地停止“纠偏”才有了转机。这次我们下到农村,深深感到,同一年前相比,人们的精神面貌已经大不一样了。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宋明山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同志,两年前调到镇宁。他爬山攀岭,走访了许多布依村庄和苗岭山寨,发现许多受人谴责的所谓“单干”,不过是农民自发搞起来的包产到户。那时候,“包产到户就是单干,单干就是资本主义”的公式,还禁锢着一些干部的头脑。到上面开会,宋明山总感到比别人低一等;派工作队去“纠偏”,又受到群众的抵制。上上下下都使他觉得直不起腰来。后来,省委决定放宽政策,包产到户不再列入“另册”,这才因为群众先走了一步,反而感到比较主动。尽管去年这个县先后遇到干旱、冰雹、阴雨三种比较严重的灾害,因为群众的积极性起来了,抗灾能力也大了,全县上报的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了一成左右,估计实际产量还要多。最有力的证据是农贸市场上玉米价格一度下降到九分到一角钱一斤,比国家超购粮牌价还低40%。只是为了防止“谷贱伤农”,县粮食部门出面收购,才使粮价有所回升。宋明山同志向我们谈起全县一年来的变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似乎也年轻得多了。
象宋明山这样丢掉思想包袱轻装前进的干部,到处都碰得到。织金县去年春天“纠”包产到户最起劲、后来搞包产到户的面又最大。县委主管农业的副书记黄玉桂同志告诉我们,现在,全县五千多个生产队,几乎全部选择了包产到户这种责任制的形式。这要在以前,实在是不可想象的。“可是现在呢?”他用左手捂着自己的胸脯自信地说:“我们县农村形势是稳定的,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是安定的。”已经看不出他现在对包产到户还有什么顾虑。
一年前,贵州地、县许多干部中流行着这样两句话:看生产喜人,想方向担忧。他们“忧”什么呢?怕犯“方向”错误。现在,他们终于明白,包产到户并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轨道。相反,大家把去年那种一发现包产到户就如临大敌,就慌忙派工作队赶去“纠偏”的情景,当作了谈话的笑料。
再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贵州农村各级领导干部在坚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方面,一年来确实取得了重要进展。去年夏天,省委决定放宽农业政策,对过去的一些错误规定作了自我批评,为县社干部承担了责任。省委第一书记池必卿同志总结了前一段走过的道路,发表过这样的意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他认为,贵州农村这几年批判的许多东西,实质上是农民对生产关系自发进行的调整。省委应当自觉地领导好这个调整,主动放宽政策,再也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了。省委领导同志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自我批评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村工作干部的思想解放。
往年快到春节时,贵州农村总有几多:社员断粮要返销的多,申请救济的多,愁眉苦脸的多……。今年贵州农村完全是另外的“多”了:首先,一年就翻身的队和冒尖户象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其次,春节杀年猪的社员特别多。往年过春节,一般两三户才杀一头猪,今年普遍达到一户一头以上。第三,盖新房的多了。第四,买耕牛、添置生产资料的多了,为装粮食买囤箩的多了。第五,农村储蓄存款多了。
另外,一些过去非常穷困的生产队中,光棍找到对象和结婚的也多了。
新华社记者 鲍春光 潘玉国 龙向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