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28
第8版()
专栏:连载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东生
十、震撼天地的声音
沙家店战役的炮声响了!人们纷纷跑出窑洞欢呼:“打响罗!打响罗!”毛主席笑吟吟地说:“这下看胡宗南怎么交代!”他躺下想好好睡一觉,但久久不能入睡。最使他焦心的是,陈赓过河因连日暴雨而延期,陈毅、粟裕一时又难以进入鲁西南,这就使进军大别山的刘、邓处于敌人前堵后追之中,情况极端困难……他走出窑洞,帮隔壁徐大娘推碾子,一边和她拉着家常。
担架队抬着伤兵进村来了。任弼时同志在村头大声招呼:“万团长,你马上带警卫团去抬伤员!”接着,他又通知各大队烧开水,煮稀饭,慰问伤员和民工;凡是能抽出的人,统统去抬伤员。毛主席忽然发现,一个抬担架的老乡摇晃着倒下了,上前一看,原来是被敌人砍去手指的吴老汉!雷雨之夜当向导的区委书记老高也抬担架来了。他对毛主席说:“吴老汉身体不好,可非要送公粮来;今儿个又抢着抬担架。他是饿昏了……”不一会,老高也饿倒在地。醒来时,他看见毛主席在一勺一勺地给吴老汉喂米汤。为了支援前线,吴老汉把家里最后一点小米、黑豆献了出来。他天天上山挖野菜吃,几次饿得昏过去……老高含着热泪说:“毛主席呀!为了革命,我们陕北人民,除了胃里的东西,统统都拿出来了……”听到这里,毛主席的眼睛润湿了,周副主席大步走出窑洞,泪水在他的脸上流着。
他的步子越走越快,冲向一副停在路旁的担架,和任弼时同志一下把担架举起就走。一群老乡跟在担架后边跑着喊:“同志!同志!让我们来抬。”
这时,徐大娘正把碾好的玉米面装进口袋。她背着这袋玉米面,非要村干部收下“支前粮”。可是,当她跌跌撞撞走回家时,一头便倒在炕上……
徐大娘饿死了。毛主席抚摸着石头?子悲痛万分。任弼时同志走来,在碾盘上坐下,慢慢说道:“土改以后,大娘的两个儿子都参了军……”毛主席说:“明天开个追悼会,我们都去参加……”
傍晚,在伙房里,老炊事员愁眉不展:“连黑豆也没有了。把米糠、秕谷和瓜菜搅和在一起,吃糠菜糊糊。”任弼时同志坚决地:“把我的马杀掉!”
老炊事员着了急:“这怎么行!你血压很高……”“没有关系!”任弼时擦着眼镜说,“你忘啦,长征那时候吃的是什么?”老炊事员:“那是长征嘛!现在……”“现在,人民在挨饿,战士也在挨饿……”任弼时同志望着远方沉思地说。
在前线指挥部,彭总正指着一碗小米粥,生气地说:“谁叫你们给我做的?你去看看,毛主席他们吃的什么!战士们吃的什么!老百姓吃的什么!”警卫员说:“彭总,你肠胃不好……”彭总冒火了:“大家生活很苦,你让我吃小米粥,把我看成什么人了!快端回去,给病号吃!大家吃什么,我吃什么!”
在碾盘旁,毛主席对卫士说:“黑豆粥端回去,给弼时同志吃。他是病号。”说着,他端起卫士吃的一碗糠菜糊糊,走到树下和战士们一道边吃边笑。
正是党、军队和人民同甘共苦,浴血奋斗,才使党中央、毛主席制定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变成了现实。胶东我军按着敌人的脑袋,陕北我军拖住敌人的两条腿,“三把刀”嗖嗖地飞向敌人胸膛:陈赓率两个纵队和一个军,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刘、邓率十万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区;陈毅、粟裕率八个纵队进入鲁西南……我军终于从战略防御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毛主席的声音,象春雷一般,震撼着天空和大地。
“再见了,陕北!”1948年3月,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分乘三条船东渡黄河,到河北和刘少奇、朱德会师。4月,在我军撤出延安一年零三十三天后,一杆杆红旗又在宝塔山上迎风飞舞了!(全文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