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调查汇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3-30
第3版()
专栏:调查汇报

调查汇报
编者按:北京做衣难的问题提出很久了,但至今变化不大。仔细了解,其中问题很多。诸如服装行业的管理体制问题,成衣生产中碰到的面料、型号、花色品种问题,零活加工网点少问题,发展个体缝纫户的问题等等,甚至还有服装行业和纺织工业、商业部门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多年来逐渐形成的,结果造成目前群众做衣难的局面。希望有关部门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深入调查现存的问题,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来。
(一)增设服装加工门市部为什么这样难?
据去年的统计,北京市的服装加工门市部,只有165个。有90万人口的朝阳区,只有九个服装加工门市部,94名工人。东城区和平里一带,1958年有居民二万人,目前已发展到15万人,依然是一个服装加工门市部。王府井、西单、前门大街,服装加工门市部虽然比较集中,但一家一天只收十件、二十件,远远不能满足群众要求。
北京市服装零活加工难、加工慢,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人提出了增设网点的建议。北京市有关部门也曾多次强调,将一部分做批活的改成做零活,增设门市网点。街道也曾组织了不少服务站。可是,过一段时间,一些已经办起来的门市部、服务站,慢慢又减少了,改行了;即便没改的,也在偷偷做些批活,减少了零活收活量。增设服装零活加工门市部这样难,原因何在呢?
网点的增设,固然碰到一些一时不好解决的具体问题,诸如组织工作、人力安排、用房等,但问题还不止于此。我们通过解剖一个先进门市部,可以看到症结之所在。
西四服装加工厂南长街门市部,从1973年起,历年被评为公司和区的先进单位。这个门市部服务项目多,加工质量高,服务态度好。他们面向群众,无论单活、棉活、皮活,或是修补、翻新、包缝,什么活都收。一些别的加工门市部推出来的被认为既费事又不赚钱的“苦活”,他们也都收了下来。因此,受到群众的赞扬,远近顾客闻风而至,甚至远离城区的丰台、石景山的群众,也送活给他们。这个门市部承担了这样繁重的工作,工人们的干劲也很足,但一年下来还赔钱。以去年1至8月为例,共亏损864.22元,平均每人每月亏损13.50元。
造成亏损的原因,是由于开支项目急剧增加。零活加工属于服务性行业,手工作业占的比重较大,劳动效率的提高受到限制。过去的经营方针一直是保本微利。从合作化后到1965年,利润率为4.7%。到1966年所有制改变后,开支项目逐年增大,亏损就开始增加了。现在的成本费中,包括如下开支:工人工资、副食补贴、交通费、企业管理费、房租、水电费、折旧费等等。这样,南长街这个门市部每人每月的费用开支,从1977年的59.07元,提高到现在的113.16元,提高了91.57%,成本提高了107%。此外,门市部的开支项目还有洗理费、独生子女补贴费、退休金,以及举办托儿所、修建队等等。随着这几年退休工人增加,平均每三个人就要负担一个退休工人的退休金。
零活加工门市部是背不动这么重的“包袱”的。第一,它不具有成批生产的大工业的效率。零活加工从技术上讲,要求比成衣流水线要全面,但流水线上平均一人一天可加工12条裤子,零活只能加工三条。第二,它没有个体户的灵活性。北京目前发展的缝纫个体户,以家为店,随来随收,每人每月收入不超过60元者,不缴纳任何税,不背任何“包袱”。
零活赔钱,北京市普遍存在。开一个门市部,一年下来还要赔钱,投入的加工力量越多,赔钱越多,企业自然不会有积极性了。各加工厂都把零活加工视为“包袱”,市场上压力大了,就抓一抓,将做批活改成加工零活;上边不抓了,零活又改成批活,做零活的又减少了。看来,用行政命令的办法是解决不了这个难题的。
本报记者 刘桂莲
(二)服装行业需要培训技术力量
这帧照片反映的是北京市东城区东升服装厂创办技校的情况。一个既缺设备、资金,又无校舍、师资的小厂,为什么下决心办技校呢?原来,该厂设在王府井大街的凤凰、宏大、明星等服装加工门市部的压力太大了。据统计,王府井大街服装店敞开收活,每天至少可收进高档男上衣100件,女上衣150件。而现有的技术力量,日产只能达到56件,生产能力和顾客需求量相差近四倍。
“文化大革命”前,这个厂有5—8级工207人,今年已减少到82人。而高档服装收活量却与日俱增。1979年敞开收活,交活期要长达七个月。今年根据生产能力限量收活后,顾客为做衣服要早起排队拿号,或想尽办法走后门。东升服装厂面对供求之间越来越尖锐的矛盾,下决心培养掌握高档活全面技术的力量。他们把部分徒工,安排到技校来,学期两年。从前年开始办学,目前,在校两批学员共188人。他们腾出生产车间做校舍,抽出技术熟练的老工人担任教师。学员毕业后,将全部充实到高档服的加工方面。
服装行业缺乏技术全面的工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所以变得这么突出,是由于“文化大革命”以来,各工厂中断了对技术力量的培养。近年来,一些技术熟练的技工相继退休,造成了青黄不接的现状。
如果各厂都象东升服装厂一样,通过各种形式培养技工,对缓和矛盾会起一定作用。但由于条件限制,培训数量有限,也还不能完全解决全市服装行业的技术力量问题。
东升服装厂的同志们认为,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性行业,也是适合首都建设特点的行业,北京市应该拿出些力量办学。学校怎么办?过去统统由国家包起来的方针不妨改革一下。是否可以由国家出钱办技校,代服装厂培训学员,同时也招收社会青年,学生交学费。毕业后国家不负责分配,代各服装厂培训的回原单位,其余的由需要单位自行招聘,或凭毕业证书发给营业证,允许自己开业。这样,就会为解决北京的“做衣难”问题打下技术基础。 本报记者 李渡(附图片)
既是车间又是技校。203名师生挤在仅395平方米的地方,平均每人占地1.94平方米。图为技校一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