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武汉杂技团访问印度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01
第7版()
专栏:

  武汉杂技团访问印度侧记
  詹得雄
以夏菊花为团长的中国武汉杂技团于2月24日到3月18日访问了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印度,受到了盛情款待和热烈欢迎。访问期间,印度朋友给中国艺术家们戴上了芬芳的花环,还在男女演员的额头上点上了红色的“吉祥痣”,祝愿他
(她)们生活愉快、吉祥如意。这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第一个大型文艺团体访问印度,为发展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好客的主人在风景秀丽的“国际中心大厦”的草坪上,安排了三家印度杂技班子为客人表演。使中国同行感到亲切的是,印度的不少节目如走索、钻圈、爬杆、气功等,同中国的节目有相同之处,看来似曾相识。据《旧唐书》记载,自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后,就有“天竺献伎”。另一古籍《法苑珠林》称,唐贞观二十年“有五婆罗门来京师,善能音乐、咒、杂戏、截舌、抽腹、走绳、续断之类”。可见两国杂技在古代早就有了交往。
武汉杂技团先后在拉贾斯坦邦首府斋普尔、首都新德里、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和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演出了16场,观众反应热烈,掌声不断,常常情不自禁地赞叹:“瓦赫!瓦赫!(好啊!好啊!)”。演出以憨态可掬的狮子舞开始,以神采飞扬的二龙戏珠(龙灯舞)结束。印度报纸说,观众们在演出的两个多小时里一直“心驰神往”。
武汉杂技团“腰、腿、顶(倒立)、跟(筋斗)”的杂技四大基本功都很扎实。他们有两个“看家节目”顶碗(印度朋友说这个节目的柔术动作很象印度的瑜珈)和椅子造型向负盛誉,这次也受到了印度观众的赞赏。他们说中国的杂技“融奇艺与丝绸般的温柔于一体”。
这次武汉杂技团来到印度,不仅给印度人民带来了中国的杂技艺术,而且也把此行作为向印度人民学习的好机会。他们除了观摩印度杂技之外,还观看了印度的舞蹈、电影,欣赏了印度的音乐,真象是勤劳的蜜蜂一样在印度艺苑里广收博采。
在海得拉巴,主人请著名的舞蹈家拉达拉杰拉姆·克里希那先生带领学生为中国客人表演古典的婆罗多舞。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演出。他首先介绍了印度历代古典歌曲的特点,介绍一段唱一段,使客人们在短短的时间里领略了印度歌曲的发展简史。继而在舞蹈演员表演时,他又边演边讲,解释这些舞蹈的历史背景和表现特点,使大家领悟到了精湛的印度舞蹈的妙处。克里希那先生接着又亲自上台,向大家表演怎样用眼神、嘴唇和手指动作来表达喜、怒、哀、乐、羞、念、疑、惧的表情变化和海水、河水、静水、流水的千姿百态,真是达到了形真神似的境界。杂技团乐队的同志耳听笔录,细心领会,十分珍惜这一学习的好机会。
武汉杂技团在印度访问的23天中,自始至终受到了友好的款待,亲身体会到了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亲耳听到了“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的口号又在印度回响。
中国报幕员涂永珍和印度报幕员婀莎小姐只在一起工作了几天,情同手足,工作配合得很好。临到分手的那天,婀莎小姐送给小涂一点小礼品作纪念,其中有一袋印度妇女点“吉祥痣”的红色香料。她握着小涂的手说:“我的姓叫婀莎,婀莎的意思是‘心愿’,我愿你点上‘吉祥痣’,一辈子吉祥如意”。小涂高兴地收下了这情意深长的礼物,回赠了一只中国的五彩绒鸟,也祝愿婀莎小姐展翅飞翔,前程似锦。 (据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