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事关人命,万分火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05
第3版()
专栏:读者推荐

  “事关人命,万分火急”
去年11月上旬的一天,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办公室收到一封由广州寄来的信。一拆开,八个大字跃入眼帘:“事关人命,万分火急!”这封挂号信,是一位心脏病患者的女儿写来的。她呼吁:“研究所的叔叔、阿姨们,救救我母亲,救救我们吧!”
朱本盛工程师读完信,记起了7月间湖南一家医院给他来信,要求代一位病人购买一台由他研制、设计的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现在写这封信的正是购买这台起搏器的患者的女儿。患者叫田运兰,是湖南大庸县肉食水产公司的干部。她丈夫患肝癌病逝,留下三个儿女,两个小的尚需抚养照顾,因伤心、劳累过度,她患了心脏房室传导阻滞症,曾有三四十次心脏停跳,最长达四十分钟。从此,她只能卧床依靠滴液来维持。由于长期扎针输液,手臂皮肤变硬变厚,注射无法下针。为此,医生建议她购买一台心脏起搏器。
湖南省这家医院收到机器后,由于没有做过这种手术,就把病员转到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对起搏器进行测定,发现电流量很微弱,认为不能带动心脏跳动,于是就把“机器不能使用”的结论告诉了病员和病员家属,并希望能在一周内另外设法买到起搏器。年轻的姑娘守候在妈妈床前,透过满眼的泪水,望着这台不能使用的心脏起搏器,想起了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的叔叔、阿姨们,立即写了这封恳求信,并把起搏器寄回研究所,希望能赶修或调换一台。
“救救我母亲,救救我们吧!”的呼声在朱工程师耳边回响。机器不能使用,他感到千斤重担压在心头。这时从邮局取回的起搏器已送到他手中。他立即检查,一个个数据表明,机器完全正常。大家帮他分析,认为可能是医院对机器性能不了解,不会使用。他算算时间,邮包在路上已经过去了四天,写信或回电报,问题仍然不能解决。让病人来南京治疗吧,长途跋涉,危险太大。是否自己去广州,并请江苏省工人医院有经验的医生一同前往?
报告送上去,所长批准了。电话打到工人医院,医院同意派有经验的医生前往。电话挂到民航局,民航局决定优先安排飞机票。长途台接通广东省人民医院转告病人,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将派人前往,请就地等待。
老朱启程了,他除了带着寄回的那台起搏器外,还带了两台备用。民航机穿云破雾向南飞行,但他总觉得太慢。这体积略大于火柴盒的起搏器,重不过二两,他却感到有千斤分量。
他们研制的起搏器,主要是和省工人医院合作,开展临床应用。在使用起搏器的六十多例患者中,最长的已达一年零十一个月,还没有因机器发生故障而出现死亡,不少患者不仅减轻了痛苦,而且生活还能自理,有的甚至还能做些轻微劳动。这些情况,说明机器的性能是可靠的。这一次,怎么会不灵呢?
终于到达广州了。
第二天,工人医院的廖铭扬医生也赶到了。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安排下,手术开始了。老朱坐在观察室电视机前,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医生的每个动作。手术很顺利。这台往返数千里的心脏起搏器,带着阶级兄弟的温暖,植入患者体内。当病人离开手术室时,老朱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轻松地嘘出了一口气。
手术成功了,心跳恢复到每分钟七十二次。喜讯不胫而走。其他心脏病患者看到病友田运兰绝路逢生,起搏器效果好,而且价格便宜,都急切地要求买到。购买起搏器的恳求信一封又一封送到老朱手中。老朱本来要将两台起搏器带回的,现在为难起来了。只好将一台留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一台送到广州市铁路中心医院。两家医院赶在朱、廖启程之前为病人动了手术。
朱本盛回到南京后,一封封感谢信也接踵而来。读着那些发自肺腑、热情洋溢的信,同志们无限喜悦。过去有的同志把研制起搏器看作“冷门”,现在才感到这“冷门”并不冷。是的,科研的道路是宽广的,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多种多样。作为科技工作者,视野一定要宽阔,一定要立足于为民造福。
李光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