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评刘国光著《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06
第5版()
专栏:书评

  评刘国光著《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
  王凌飞
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早在五十年代后期六十年代初期,刘国光就运用马克思再生产原理,以我国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背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其中一部分收集在我们评论的这部著作中。这本书,围绕社会主义再生产类型、经济增长速度和比例、再生产公式以及固定资产再生产等问题,做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证明,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从理论上明确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类型。过去很长一个时期,由于受自然经济观点和“左”的思想的影响,对这个问题认识并不明确,不能妥善处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关系,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许多消极后果。这些问题,书中有比较详细的阐明。
作者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对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这两种类型的再生产,对社会主义经济都是重要的。作者指出,社会主义再生产属于扩大再生产的类型,但假如不顾简单再生产而盲目追求扩大再生产,也会使扩大再生产失去牢固的基础和前进的阵地。在经济计划工作中,应该本着先简单再生产、后扩大再生产的原则,先安排好当前生产,后安排基本建设,先安排好现有企业的更新改造,后安排新建扩建,防止出现用扩大再生产挤简单再生产,以新建扩建挤更新改造的不正常现象。
过去我们只注意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而对内含型的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提到扩大再生产,总是想增人、增投资、上新项目,而不注意提高效率,不注意现有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结果,助长比例关系失调,经济效果降低,造成经济发展的被动。作者在当时就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再生产应以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以提高经济效果为主要手段,方能达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作者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不少精辟的分析,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规定恰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比例关系。作者联系一系列制约条件,依次从劳动力、生产基金、劳动力与生产基金的结合这三个方面,考察了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发展速度的诸因素及其作用。
作者在分析生产基金增长速度的规律性时,考察了一系列因素。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与社会总产品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是相同的,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提高时,积累基金可以较多地增长,同时人民生活也能够适当提高。但是,在一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结构的条件下,不适当地扩大积累基金的比重,不仅会使积累基金的实现得不到充分的生产资料保证;而且投入积累的社会基金通过种种中间环节向消费品购买力的转化,也会得不到充分的消费品供应。生产性积累在全部积累中的比重,也要适当。不然的话,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影响生产性积累不能充分发挥效益。
影响社会产品增长速度的另一方面的因素是生产基金的利用效果。作者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新建扩建改建的比例、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生产力的地区布局等等方面,考察了影响社会生产基金利用效果的各项因素。提高生产基金利用效果是今后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途径,作者的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很有参考价值。
作者还从数量关系上对速度与比例的关系这一复杂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个数量模式,计算了两大部类投资比例、扩大再生产速度和平均消费水平的各种可能结合的情况,根据它可以判定怎样的比例必然引起怎样的速度,怎样的速度又必然要求怎样的比例,怎样的速度和比例才是最合适的。作者对速度和比例的研究有独到见解,一家外国杂志曾誉之为“刘国光的经济成长理论”。
书中最后一组文章考察了固定资产再生产问题。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不是一次性的消耗,所以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更为复杂。作者认为,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不能只用单位时间内的生产能力来表现,必须辅之以一个能够把可用时限变化因素反映在内的生产能力指标,这就是生产能力累计余额。在国民经济长期计划的编制中,计算生产能力累计余额,对于确定再生产速度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价值形态的固定资产再生产,更加复杂。一方面,固定资产的价值由于渐次损耗区分为完全价值和净余价值;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的价值,由于再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新技术出现而发生贬值,又区别为原始价值和重置价值。作者详细分析了固定资产这几种价值表现的相互关系,以及每种价值表现形态对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固定资产动态的意义。
对于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是否要由提取折旧费来补偿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作者认为,应当根据无形损耗的不同性质,分别解决。对于因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原有固定资产价值的贬值,不必从折旧提成中取得补偿;但对于因新的效能更高的机器设备的大量出现而使原有固定资产提前更新所造成的使用寿命缩短的损失,则应以提高折旧率取得补偿。
固定资产再生产的又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固定资产规模的扩大(新建扩建)同现有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之间的比例关系。作者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角度探索了这个问题。他指出,固定资产规模的扩大(新建扩建)往往同强调数量与速度相联系,而现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则主要同质量和效果的提高相联系。作者的研究,把前述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关系的原理更加深入化和具体化了。此外,作者还从折旧基金的利用方面探索了这一关系,从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数量联系: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速度越高,再生产的周期越长,则折旧资金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份额就越大。这种数量关系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中固定资产再生产资金的计划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上面概括式评介中,可以看出,这本书是一部有创见的著作。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作者突破了当时我国经济学界一般多限于质的分析的框框,深入到经济过程的内部,从质量与数量的统一上对社会主义再生产的规律性进行了探讨,为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开了先声。此外,本书对经济过程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对当前的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工作,都有现实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