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笋竹之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09
第1版()
专栏:今日谈

笋竹之争
春雷一声呼唤,崛起青笋万千。在江南曲曲的山径旁,青青的草丛中,破土而出的新笋到处可见,哪里竹影婆娑,哪里就有它的后代繁衍。
鲜笋味美,人们爱食。但农民挖笋颇有讲究,什么笋该挖,什么笋当留,他们自有章法,对于能够长成钻天修竹的好笋,是舍不得挖的。不然,哪来蓊蓊郁郁的竹海?
围绕着笋的取留,有时也生出一些风波来。听黄山脚下的一位县委书记讲过,他那里有个生产大队,去年商业部门下达春笋收购计划15万斤,订合同时,被任意增加到25万斤,而且提价收购,实际收了47万斤,结果春笋养不起来,影响了毛竹生产。如果去劣选优,把好笋养护成竹,那么,三、四年后就有十万根毛竹从这里出山了。
鲜笋是一种资源,投放市场可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销往海外可以赚取外汇。但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能只顾眼前,滥采轻育,更不能随意提价诱使农民过量挖采,造成损失。《吕氏春秋》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鱼、笋同理。对待林业、牧业、渔业、农业等等方面的资源,都不能搞一锤子买卖,否则必将自食苦果。 李仁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