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在调整中自觉服从全局利益 赤峰市两家工厂互换厂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10
第2版()
专栏:

  在调整中自觉服从全局利益
  赤峰市两家工厂互换厂房
在内蒙古赤峰市,无线电元件厂和羊毛衫厂互换厂房的事迹,被人们传为佳话。
无线电元件厂的厂房原是一幢两千多平方米的三层大楼。1978年元件厂亏损57万元,亏损额大大超过了企业的固定资产。1979年不得不压缩规模,职工由一百多人减少到29人。
羊毛衫厂是一个急需扩大生产能力的工厂,这个厂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是畅销货,二三百职工分散在四个四合院里,不但拥挤,生产工序衔接不上,还影响着产品质量,加大了产品成本。羊毛衫厂想建新厂房改进生产条件,一时又无资金。如果无线电元件厂能把大厂房让给羊毛衫厂,这就好了。
去年3月,赤峰市委经过调查研究后作出决定:两个工厂互换厂房。无线电元件厂的职工听到这个决定后,想起自己在兴建厂房时所流的汗水,感情上激起了波澜。但深入讨论经济调整方针后,大家都赞成从小圈子的利益里跳出来,从大局看问题。他们认为在调整中为国分忧,就是要发扬风格,自觉地服从全局的利益。在搬迁中,锅炉工人把新锅炉的操作技术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羊毛衫厂的锅炉工,对暖气管道的设备状况也作了详细的交代;电工们热情地帮助羊毛衫厂安装了电器设备,行政上把托儿所的新添设备送给了羊毛衫厂。短短几天时间,无线电元件厂就腾出了楼房,羊毛衫厂只停机十几个小时就在新厂房里开车生产了。
羊毛衫厂搬进大楼后,如虎添翼,生产蒸蒸日上。这一年,他们扩充了织机,增加了人力,生产出各种色彩缤纷的出口羊毛衫和腈纶衫共12.8万件,产值和产量都比1979年翻了一番,一级品率跃升到90%以上。1980年盈利21.2万元。无线电元件厂下马后,剩下的29名职工搬到一个四合院里,改名为无线电器材厂,从事电器修理和家用电器的制造。1980年超额完成利润3.4万元,并按月上交了利润。今年,工人们正在努力试制款式新颖的小型折叠式台灯和其它新产品。
无线电元件厂职工顾全大局的风格,受到赤峰市工业界的热烈赞扬。人们都说,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这种风格是很可贵的。
新华社记者 卜昭文 郭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