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津巴布韦妥善安置百余万难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11
第6版()
专栏:

津巴布韦妥善安置百余万难民
据新华社索尔兹伯里4月10日电 本社记者报道:在非洲难民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津巴布韦却在独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妥善安置了一百二十多万难民。人们称赞她“为非洲大陆解决难民问题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去年4月独立时,津巴布韦难民问题极其严重,共有一百二十多万难民,其中二十多万流亡在国外。如何安置好这一大批难民是津巴布韦独立后新政府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在联合国难民高级专员署的帮助与邻近非洲国家支持下,政府首先把逃亡在国外的二十多万难民接回国内。与此同时,政府采取积极方针,创造条件使难民得到安置,并且从事农业生产,逐步做到自食其力。为了妥善安置难民,津巴布韦政府买下了三十八万三千多公顷被遗弃的农场土地分给难民。春耕之前,政府还向农民发放了价值七百多万津巴布韦元的种籽、肥料和工具。目前津巴布韦已是独立后第一个玉米收获季节,得到政府帮助的难民中绝大多数都能收获到足够自用的粮食。有一些难民还可以有余粮出售。
此外,津巴布韦政府还开办了难民学校,安置曾因流亡在国外而失学的青年。其中“秦东杜马”青年难民学校被津巴布韦教育部作为好的典型向全国推广。
“秦东杜马”青年难民学校位于索尔兹伯里东北一百四十多公里。这里安置的是二千多名独立后从莫桑比克回国的津巴布韦难民,其中许多是烈士的子弟。目前,这所学校有二千五百多名学生。他们每天在课堂上课五小时,学习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然后到车间、工地和田野里参加一个半小时的体力劳动。学校设有电焊车间、木工车间和缝纫车间。一批高年级学生被选送到车间接受木工、电焊工和泥瓦工的技术训练。不少女学生学会了裁剪技术。他们种了360英亩玉米,根据目前的长势,秋后的收成不但能满足全校师生今后一年的口粮,而且还可能有一部分余粮出售。“秦东杜马”青年难民学校是津巴布韦政府自力更生安置难民工作的一个缩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