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孝感地区联系实际清理思想 用疏导方法教育提高基层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13
第2版()
专栏:

孝感地区联系实际清理思想
用疏导方法教育提高基层干部
湖北孝感地委和各县县委,分别组织全地区九千多名脱产干部学习中央工作会议文件,用疏导的方法联系实际,清理思想,使不少干部从“左”的思想影响下清醒过来,提高了政策水平。有的干部讲:过去长时期工作在基层,很少认真学习。这次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把头脑中的一潭浑水澄清了。
他们主要采取了下面几种学习方法:
运用对比方法,认清当前形势。对比的方法很多,有的摆三中全会前后的变化,有的把“调整”前后的经济状况加以比较,有的摆地富摘帽、平反冤假错案后这些人的现实表现,有的摆农民这三年吃穿住用的改善。通过这些来看党的政策威力,端正干部对当前形势的认识,效果比较显著。应城县黄滩公社的干部,摆了邓厚生产队三中全会前后的变化。这个生产队1978年前是个有名的穷队,钱(社员人均分配)不过50元,粮(人均口粮)不过400斤,吃供应,要救济。三中全会后,他们办了三件事:一是建立责任制,联产到劳;二是利用滨湖发展多种经营;三是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副业——编苇席。结果两年变了样。1980年是大灾年,仍然粮增、钱增,人均分配达到187元。集体建仓库,办加工厂,买柴油机;社员盖新房,买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农民形容现在的形势是“起五更赶集,越走越亮”。各种情况的对比,使许多农村干部清楚了:当前的形势是好了而不是糟了;农村经济是活了而不是乱了。
联系实际,逐段对照学习中央文件。前些时,有人把社会上出现的歪风邪气记到“重点转移”的账上,记到“放宽政策”的账上。到底怎么看这些问题?地、县委引导干部学习中央文件,联系实际逐段对照。安陆县的干部说:这几年党中央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纠正不正之风。是我们自己把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误认为是放宽政策造成的。云梦县道桥公社罗市管理区党总支书记杨兴旺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过去做工作很积极,三中全会以后,感到“话不顺口,法不顺手”,干脆“撒手丢砣”——不管事了。社会上歪风邪气一多,他反过来认为自己的想法对。这次集训,有几件事他很受教育:一是原以为地富摘了帽会不老实,事实证明这些人摘帽后大多数表现是好的,子女积极生产,有利于农村的安定;二是把自留地、农贸市场当作“资本主义”,通过算账,去年每个农民从这方面得到的收入有四五十元,日子好过多了,哪是什么“资本主义”?三是查赌博、投机倒把,查来查去就那么几个人,而且也不是三中全会以后才有的。今年开春狠抓了一下,解决得蛮好。杨兴旺讲了一件小事:罗市管理区有一个社员倒卖纸烟,他找这个社员谈话。这个社员说:你们干部没讲过这个不能贩,现在不干就是了。老杨说:政策本身好得很,问题是自己思想没跟上,该做的工作没去做。我是“大跃进”时参加工作的,一开始接受的就是“左”的那一套。“左”的东西不丢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很难贯彻执行。
边学边干,注重实践。在学习中,他们着重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来统一认识。干部们回顾农村计酬形式的发展过程说,初级社时,农村普遍是评工记分;随着“左”的思想影响,平均主义的东西越来越多,干部脱离劳动,群众吃大锅饭,劳动没积极性。队长派工,“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荡,到了田里扯家常。”三中全会以后,实行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这是医治平均主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的“灵丹妙药”。回顾这一过程,干部们看到了联产计酬责任制出现的必然性。安陆县程巷公社干部原来对联产到劳想不通,在学习中经过细致引导,他们思想通了,劲头也来了,积极去做联产到劳责任制的完善工作,促进了春耕生产。
本报记者江绍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