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地下粮仓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13
第2版()
专栏:河南通讯

地下粮仓好
群众夸奖说:“地下仓,是个宝,造价低,用料少;低温密闭性能好,贮存粮食质量高。”
在豫西秦岭之麓,灵宝县东南的一面高大的黄土山坡上,盘山并列着五排窑洞式的大门,这就是1980年5月荣获全国粮食系统先进企业称号的灵宝县501粮库。这里所拥有的22个粮仓,都是1965年以来陆续建成的地下粮仓。这个粮库十几年来为国家储存粮食二亿多斤,最高年库存粮食2,379万斤,仓库最高利用率为91.5%。粮库建成使用以来,连续保持“四无”。从十几年的实践中他们充分认识到,地下粮仓贮粮效果好、保管费用低,有利于战备。地下粮仓,温度低而稳定,最适合于贮存粮食;密闭性能好,造成自然缺氧,能有效地抑制害虫、霉菌的繁殖;对于防火、防鼠、防雀、防震都有特殊的功能;仓顶设入口,仓底设出口,入粮出粮十分方便。农业科学研究单位在1979年秋季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报告:灵宝县501粮库9号地下仓存放了12年的小麦,发芽率达到96%,经大田种植试验,亩产四百多斤。这说明,粮食长期贮存在地下仓里,仍然能较好地保持其丰富的营养价值。从保管费用上看,这个粮库1979年万斤保管费是0.93元,而全省1979年万斤粮保管费平均是6.94元。
地下粮仓在建筑施工中也具有明显的节约建材、费用的优越性。近年来在仓库建设上,每百万斤容量的造价,地下仓是12,000元到20,000元之间。而地面仓就需要25,000元以上。地下仓库本身结构不需要木材,仅在施工中制作模板、样板、架板时,需要少量的木材。本身结构使用钢材更少。同时,地下仓还具有少占耕地、施工方便等好处。职工们兴奋地说:“地下仓,是个宝,造价低,用料少;低温密闭性能好,贮存粮食质量高。”多年来,地下粮仓以它显著的优越性,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目前,河南全省已有44%的县市建筑了地下粮仓。最近几年来,地下粮仓在其它省、市、自治区也有较快的发展。地下粮仓已经引起国际上的重视。1979年联合国粮农机构组织了11个国家来我国参观学习了简易仓库包括地下粮仓的建造经验。有的国家还邀请我国派专家去援助他们建造地下粮仓。
《地下粮仓》一书的作者、河南省粮食厅副厅长袁世民同志在继承历史上的粮窖、发展现代的地下粮仓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1965年粮食部在河南省召开试建地下粮仓座谈会后,他就深入到豫西的巩县、灵宝、新安等丘陵县农村,对民间窑洞的选址、施工、特点、功能等等,做了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同时对历史上的地下粮仓也做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这一年10月份,经袁世民等同志详细勘察、精心设计的第一批现代地下粮仓在灵宝县开始施工了。这就是今天的灵宝县501粮库。它也是现代地下粮仓发展变化的缩影。这些粮仓按照建筑时间的先后和由低级到高级发展演变的顺序,共分为五种类型:平窑式、立筒式、双曲拱式、平底喇叭式、尖底喇叭式。尖底喇叭式简称为喇叭仓,是从多年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提高而建成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地下粮仓。这种喇叭仓,大体象一个“吹嘴”朝下、“大口”朝上的喇叭。仓顶、仓身、仓底全为砖石结构,周围用沥青、油毛毡等组成十分严密的防潮层,上下分别设入粮、出粮口。每个仓的容量可大可小,最小的容量50万斤,最大的容量达800万斤。
在我国,现代地下粮仓还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在选择仓址、利用地形、建筑设计、结构计算、工艺设备、施工方法、贮粮管理等方面,都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地总结、提高和完善。
牛守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