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卡纳维拉尔角看试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13
第6版()
专栏:美国通讯

卡纳维拉尔角看试飞
新华社记者 周则鑫
美国第一架可以反复往返于太空和地球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几遭挫折,终于在4月12日上午7点钟(北京时间20点)开始试飞了。这次试飞是美国六年来第一次送人进入太空,在这里引起了轰动。
一大早,在濒临大西洋的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沿海几十英里内,已经人山人海,热闹异常。不少是外地和外国来的游客。离发射台三、四英里外的露天看台、活动房屋和临时帐篷里聚集着报界、电视台和电台记者和工作人员。“宇宙热”笼罩了整个地区。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宇航局)的新闻官员说,这次聚集人数之多,可同阿波罗号第一次登月那次相比。
报名前来采访的记者,摄影师和技术人员近4,000人,不少人还带了家眷,来采访的还有400名外国记者。许多人住的旅馆较远,他们头天晚上就到观察点记者停车场在汽车里过夜。美国几家主要电视台工作人员在发射好几天以前就来到这里,各自选择了有利地形。附近停放着他们用汽车拖拉的活动房屋,还带来了许多电子仪器,其中包括追踪通讯卫星的盘形天线。
记者们被安排的地方离发射台三、四英里。从那里向西北方向极目望去,只能见到地平线处“哥伦比亚”号垂直矗立在发射台上,由旁边的钢架扶着。因此,宇航局专门组织记者乘车到航天飞机附近参观,近处可以看得比较清楚。航天飞机外形象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机尾装有三个主发动机。一枚巨大的炮弹状的推进剂外贮箱,里面装着几百吨重的液氧、液氢燃料。它附在机身腹部,供给航天飞机燃料进入太空轨道;外贮箱两边各有一枚固体燃料助推火箭。整个组合装置重约2,000吨。
快到发射时刻,成千上万双眼睛都盯着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台上的航天飞机。机上三个主发动机和助推火箭几乎同时点火。瞬时间,飞机尾端喷出一团烈焰,飞机腾空升起,不到两分钟这个庞然大物就在视野中消失。两枚助推火箭在高能固体燃料耗尽后即被推落,张开降落伞,掉入大西洋,由海军船只收回,供下次继续使用。这时飞机继续升高,在进入轨道前,推进剂外贮箱也被摔脱,在印度洋上空烧毁。然后飞机靠自身的机动发动机推动进入轨道。
航天飞机引起人们如此大的兴趣和关注不是没有理由的。美国报刊认为,“哥伦比亚”号如果试航成功,将是美国航天计划的一次革命,它“代表了宇宙利用的新方向”。这种飞机在试航成功后将逐步取代普通火箭,而作为一种比较有效的太空运载工具,供商业、科学和军事方面的太空试验使用。
这种航天飞机与众不同。在射入太空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还能重返地球。它不象过去载人飞船那样堕落大海,而由宇航员驾驶滑翔降落。减少了过去从海上打捞的昂贵费用。而且返回的飞机经过检修,又可再次发射。据宇航局的官员介绍,一架航天飞机可以反复使用75到100次。另一个特点是飞机背部有一个能启开或封闭的货舱,能携带约三十吨的重量。能把各种用途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带上太空,也可以定期将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收回,带到地面进行研究,检修。航天飞机还可以将望远镜带到太空进行观察。这将使了解宇宙更前进一大步。计划中飞机还可以将“建筑材料”运到太空,在太空安装太阳能发电站,将电能送回地球使用。如果真能利用取之不尽的宇宙太阳能,这对如此依赖能源的美国来讲,又是何等的吸引力!
但“哥伦比亚”号首航的使命,主要是试验飞机上天,在太空操作和返航各种装置的性能。宇航局计划经过四次试航以后在明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美国航天飞机的发射也标志着美苏宇宙空间竞争的加剧。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宇航计划方面领先。美国急起直追,赶上了苏联,并在1968年10月第一次发射了由两名宇航员操纵的阿波罗号飞船,在1969年在月球登陆。但不到三年,苏联又在美国之先发射了长期停留在地球轨道上的航天站。美国继后在1973年也发射了天空实验室,但在1979年堕落而告终。美国从1975年以后,一直没有进行过载人宇航。美国从七十年代初就着手研制航天飞机,建造了将近十年,耗资约一百亿美元,中间由于经费不足,加上技术上的原因,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拖到今天才实现发射计划。
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引起苏联的不满。今年年初,苏联塔斯社骂美国企图把“外层空间变成战场”,指责美国使航天计划“军事化”,想在军事上取得优势,企图利用这种飞机在宇宙空间部署用于军事目的的装置。但苏联自己1977年就开始试验拦截卫星。今年3月,苏联还在进行试验。这种卫星在空间接近卫星目标时,自身爆炸,同时将对方摧毁。目前美国发射和使用的人造卫星,数量比苏联多,受到苏联拦截卫星的威胁,因此,美国军事部门又忙于发展一种对付拦截卫星的激光武器,美国空军曾经表示,它反对空间军备竞赛,但又说:“面对苏联已经拥有的能力,目前在没有协议的情况下,美国空军必须设法保护美国卫星。”美苏之间在这方面的军备竞赛可以说是方兴未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