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真实与本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15
第5版()
专栏:

真实与本质
赵增锴
离开了真实就谈不到任何真正的艺术。只有真实,作品才有感染力,才有说服力,才有思想性,才能发挥艺术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四年多来,随着现实主义艺术真实性原则的恢复,文艺从虚无缥缈的天堂回到人间,重新植根于人民的肥壤沃土,一大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好作品相继问世。
但是也要看到,在强调恢复被林彪、“四人帮”扼杀了的艺术真实性原则的同时,在某些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自然主义的现象。有些同志错误地理解艺术的真实性,认为“只要描写了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事实就是真实”,而忽视了文学艺术还有反映客观社会生活本质的功能和作用,这就减弱了文艺的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抑低了文艺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
文艺创作不是对现实的简单的复制。把日常生活现象如实描绘出来,或仅仅根据生活中是否存在着的事件与人物来判断是否真实,是远远不够的。这里重要的是要使文艺能够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某些本质来。这是文学史上许多优秀的作品之所以流传不朽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文学艺术家的职责。
不能认为只有科学理论才能反映客观现实生活的本质,文学艺术同样也能反映客观现实生活的本质,并且两者可以达到同样的高度和深度。
生活不论多么复杂纷繁,都有着它们内部的本质规律和因果的必然联系,有见识有才能的文学艺术家能够透过杂乱纷纭的现象,洞悉与把握住事物的本质,通过活生生的形象创造出艺术典型,从而反映出艺术真实来。因此,成功的艺术典型,必须也必然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由于文艺作品中的生活本质或规律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的,因此,也就必然呈现出互不雷同、各有异采的风貌,作品才富有感染力和打动人心的力量。文学艺术家愈是精确地、透彻地把握并形象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生活及事物的浓缩、凝聚的程度也就愈高,所创造的艺术典型的真实性也就愈强。其次,事物的本质总是由它内部包含着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两方面,因此,文艺作品要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在表扬和歌颂真、善、美的同时,就要揭露和批判假、恶、丑的东西。但是,艺术真实不是纯粹数量的概念,它可以表现在事物的主流方面,也可以表现在支流方面或萌芽状态的东西上,通过常见的多数或光明面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通过罕见的少数或阴暗面也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问题在于作者是否对客观事物的本质有真正的认识与把握。例如,我们的干部大多数是好的,它的主流是积极搞四化的,但也有少数干部存在着官僚主义、搞特殊化、不正之风,成了四化的阻力。歌颂干部大多数、主流方面可以反映本质面貌,揭示出少数干部为什么成了四化的阻力及其必然会被时代潮流所淘汰的原因,不是也可以反映出本质、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吗?诗人郭沫若在十月革命后从我国掀起的“五四”运动中看到无产阶级与人民的强大的革命力量,看到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太阳虽还在远方”,但“我们感受着新鲜的暖意了,我们的心脏,好象鲜红的金鱼,在水晶瓶里跳跃!我们什么都想拥抱呀!我们唱起歌来欢迎新造的太阳吧!”在这里,郭沫若以万分欣喜的心情,通过对“远方”的“太阳”的讴歌和礼赞,把艺术真实和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一致起来,构成了《女神》这样一部宏伟的诗篇。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不正是通过对阿Q独特生活的具体描写,提供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生动的图画,来对这次革命作本质的形象的评价吗?因此,那种认为少数、支流和处于萌芽状态的事物不能反映本质及其规律是错误的;那种用“难道生活是这样的吗?”来指责描写了有缺点或错误的人物,或揭露了生活的某些阴暗面的作品不能反映事物本质及其规律,也是错误的。
强调反映事物的本质,只是为了排除和摒弃在艺术形象塑造中的表面、偶然现象的罗列和堆砌,而不是让生活的必然性来图解形象的塑造。但是,也不能把事物本质仅仅归结为阶级与阶级斗争。虽然在阶级社会中,它是十分重要的,但却不是唯一的;更不能认为同一阶级或阶层的人,只有一个典型。
文学艺术作品究竟如何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呢?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从客观事物的整体上、从事物的联系与发展中去把握它。因为社会生活现象虽然浩瀚非凡,历史发展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它内在的规律可循,如果我们离开社会整体,孤立地去认识、评价各种生活现象,那就失去判断的依据,也就无法认识它的本质意义。因此,只有从现实的总和中,从事物的联系上提取精华,汰却渣滓,才能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的功夫,而达到准确地、本质地反映生活。孤立地反映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把一些丑恶的生活现象加以罗列和堆砌,决不是艺术真实,也无法表现事物的本质。
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要努力去写英雄人物、写光明面。但也不排斥写其他各种各样的人物,包括落后的、反动的人物。写阴暗面,既要揭露林彪、“四人帮”的丑类,也要克服与批判某些官僚主义习气、封建特权观念和小生产者的狭隘眼光、心理、保守思想、旧习惯以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以扫清我们四化道路上的障碍。但是,在描写和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或落后、反动的人物时,也要联系社会整体,从事物发展的趋势上去衡量它、把握它,才能达到反映事物本质的目的。如果把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些落后的、阴暗的暂时现象孤立起来,描写成暗无天日、漆黑一团,那就会成为对我们现实生活本质的歪曲。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即使社会生活中的消极、落后的阴暗面,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方暂时占了主导地位,但终于会被积极的、健康的、成长壮大着的力量所战胜。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如果作者写出阴暗面如何被光明面所战胜,使艺术真实和历史发展的规律相统一,也是同样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的。那么,是否说描写新生事物的本质,就一定要写出胜利的结局,不论什么作品都加上光明的尾巴?也不是的。如果作者掌握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即使作品的结局写了人物的失败,也是可以反映其本质的。主要的问题不在于写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写,和用什么立场、态度和方法来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