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里根上台后的美欧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17
第7版()
专栏:专论

里根上台后的美欧关系
面对苏联的全球扩张,里根政府把美欧关系摆在重要的地位,西欧各国也希望加强同美国的团结以对抗苏联。2月中旬以来,美国与西欧举行一系列双边会谈,增进了协商与合作。苏联利用“缓和”与贸易关系挑拨美欧关系,未能如愿。美国与西欧之间虽然由于战略地位和民族利益不同而存在一些分歧,但联合抗苏的总格局不会改变。
梅鸥
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已经近三个月了。尽管当前重点主要是解决国内紧迫的经济问题,对外政策还正在逐步制定和实施之中,但同西欧的关系显然是里根政府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新总统上台以来,美国和西欧各国政府首脑人士和各级官员来往接触频繁。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人们看到美欧关系正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里根政府把美欧关系摆在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国务卿黑格曾经明确地说过:“首要的优先任务是同各盟国建立更密切的联系。”里根本人也一再强调要加强同西欧国家的关系,他提出要“在影响我们相互安全的问题上进行更深入的磋商”。事实也是如此,里根上台伊始,便同英、法、西德、加拿大和意大利政府领导人直接通了电话,希望合作解决北大西洋联盟面临的问题。里根政府又派遣特使去西欧,通报美国对萨尔瓦多问题的态度,协调对苏联谈判限制欧洲核武器的政策。从2月中旬以来,英国首相、荷兰首相和法国、西德、意大利外长接踵访美,同里根政府举行双边会谈,就东西方关系及北大西洋联盟等问题交换了意见。通过这一系列的高级会谈,美国和西欧盟国进行了协调,取得了谅解,增进了合作,奠定了欧美磋商的良好开端。
里根政府加强同西欧各国磋商,也是吸取了上届政府的教训。里根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是要竭力改变美国在东西方抗衡中所处的不利地位,“迅速增强美国军事力量,执行对苏政策”,以对抗苏联的全球扩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单靠美国一国的力量是不行的,还要争取西欧盟国的支持。特别在对付苏联在中近东和波斯湾这些西方重要利益地区的军事威胁方面,更须同盟国实行“战略分工”。过去美国政府在对苏态度上有时犹豫摇摆,政策多变又缺乏同盟国商量,曾引起西欧各国不满,造成美欧之间隔阂和矛盾的表面化。因此,里根上台以后一边对苏联作出强硬姿态,一边表示尊重盟国,要在作出重大外交决策之前同盟国磋商。里根的这些做法受到了西欧各国的赞赏。
西欧各国同美国一样面临苏联扩张的威胁。特别在苏联军事占领阿富汗并且在波兰危机中准备进行武力干预形势面前,西欧盟国希望美国对苏强硬,并且需要同美国加强团结以对抗苏联的扩张。但是里根新政府对苏强硬究竟会走到什么地步,对它们来说,还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因素。西欧各国由于靠近苏联,有些与美国不同的利益,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采取同美国一样的态度。西欧国家欢迎一个坚强有力、又能同盟国保持磋商的美国政府,但又怕这个政府对苏强硬过头,不能同苏联进行必要的谈判,从而造成紧张的局势;它们希望美国在西方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又怕它发号施令,使西欧在世界上的独立作用和地位受到损害。基于上述种种情况,今年以来,为了协调对美国新政府的立场,法国分别同西德和意大利举行了首脑会晤,英、法、西德三国外长也进行了秘密会晤,最近西欧共同体首脑会议也讨论了这一问题。同时,西欧各国领导人和高级官员也先后访美,力图摸清美国新政府对外政策的动向,并且对里根政府施加影响。当然,西欧各国处境不一,态度也有别。英国强调同美国的特殊关系,坚决地支持里根的对苏强硬立场,而西德则对某些问题持保留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苏联千方百计用“缓和”和经济合作做诱饵挑拨美欧关系。最近,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六大会议上,更是发动一个新的“和平攻势”,抛出了“美苏首脑级会晤”、欧洲核裁军谈判以及“冻结欧洲中程核武器”等等的所谓“和平建议”,其目的无非是利用西欧某些人急于同苏联谈判的心情分化西方团结,促使西欧国家对美国施加压力,牵制其扩军备战的步伐,最后不得不坐到谈判桌前与苏谈判。
勃列日涅夫的“和平攻势”看来没有取得多大成功。经过美国和西欧各国的一系列磋商,西方各国一致指出,要真正缓和国际局势,苏联必须从阿富汗撤军,必须停止对波兰的军事威胁。美国和西欧国家特别发出警告:如果苏联进军波兰,将会造成“严重的国际后果”,意味着缓和的彻底垮台。至于勃列日涅夫的关于“冻结”欧洲中程核武器建议,最近美国和西欧代表组成的北约核小组会议已予以拒绝。苏联前几天还特地邀请西德外长根舍访苏,以兜售它的这一建议,根舍仍表示了否定的态度。当然,在同苏联进行谈判的问题上,西欧一些国家要比美国积极,勃列日涅夫提出的举行美苏首脑会晤建议,美国表示不感兴趣并提出一系列先决条件,后来在西欧国家特别在西德的强烈要求下,同意不拒绝同苏联谈判,但强调要谨慎从事和认真准备。至于在西欧部署中子弹以及里根政府对萨尔瓦多的政策,由于西欧盟国的劝说,里根政府也听取了西欧国家意见,作了改变。在一系列磋商中,里根政府重申对西欧承担保卫义务,英、意、法、西德也表示忠于北大西洋联盟。这一切使大西洋两岸的气氛有了改善。
美国西欧联合倾向的加强,并不等于说它们之间的看法完全一致了。由于战略地位不同,民族利益各异,不可避免存在各种分歧和矛盾。这些分歧过去就已发生过。从一系列会谈来看,美欧之间在某些问题上的态度仍然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是在对苏的策略方面。里根新政府虽然认为谋求同苏联的和解和谈判是可取的,但更侧重于加强实力,作为对苏强硬政策的基础。美国不仅自己大幅度增加军费,还要求西欧各国也相应增加防务负担。西欧国家则认为里根不应过分依靠运用军事力量来同苏联对抗,还应该进行东西方对话,主张更多地用缓和、贸易、经济、文化、人员交往等办法来促进西方的利益。西欧各国对于美国要求的北约会议早已通过的各国增加军费3%的决定始终犹豫不定。同时西欧国家同苏联的经济贸易关系要比美国大得多,它们希望保持这种经济上的好处,但美国认为西欧过多同苏联发生贸易联系会造成依赖和受制于苏联的危险局面。其次,美国为了抗衡苏联,希望通过同西欧磋商来恢复美国在西方的领导地位。而西欧各国由于共同体力量的加强要求在世界上发挥更重大的作用,要求欧美磋商平等地进行,拒绝接受命令和既成事实。另外在中东问题、萨尔瓦多局势以及对第三世界的政策方面,欧美也有分歧。里根强调要服从于美国反苏战略的需要,而西欧则主张以政治经济手段支持第三世界国家,防止苏联渗透。
里根上台以来,美欧关系总的来说是有发展的。但是它的发展还受到美苏关系的制约和欧美政局的影响。而当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危机严重时,切身的经济利益也会对美欧关系产生影响。但是在苏联咄咄逼人的全球扩张威胁面前,美欧之间联合抗苏是战略的需要,看来这个总的格局是不会改变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