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列宁在斯德哥尔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20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列宁在斯德哥尔摩
徐明远 高锋
在瑞典皇家图书馆宽大的阅览室里,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老式桌椅,桌面上有一张醒目的说明:“列宁用过的桌子——1907年和1910年列宁曾多次在这里学习”。图书馆里还珍藏着列宁在读者登记簿上签名的原件。这都是1905年到1917年列宁六次在斯德哥尔摩期间保留下来的珍贵纪念物。
1905年10月底,俄国爆发革命,彼得堡的工人第一次成立了苏维埃。当时,列宁正在瑞士流亡。喜讯传来,他决定立即动身回国。11月初,列宁来到斯德哥尔摩。因为约定给列宁送证件的联络员没有按时到达,列宁不得不住下来等待。急于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的列宁,在短短几天内写下了《我们的任务与工人代表苏维埃》这一重要文章,深刻阐明了苏维埃这一新生事物出现的伟大意义。这篇文章,当时没有机会发表,直到35年之后才在《真理报》上初次公布。11月中旬,列宁登船经芬兰回国,结束了五年之久的第一次国外流亡生活。
1905年的第一次俄国革命失败了。随之而来的是斯托雷平的反动统治时期。白色恐怖、宪兵和暗探的搜捕,使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统一)代表大会不得不迁往瑞典首都举行。1906年4月底,列宁为出席大会第二次来到斯德哥尔摩,住在市中心一家小的家庭旅馆里。在瑞典社会民主党人的帮助下,大会在当时的人民大厦举行。会上,列宁就土地纲领、无产阶级的任务、武装斗争、对国家杜马的态度等,阐明了布尔什维克党的主张。斯大林、加里宁、伏罗希洛夫和伏龙芝等和列宁一起,对孟什维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瑞典朋友还为大会募捐,给当时处境艰难的俄国革命者以很大帮助。由于瑞典朋友的周密工作,大会得以顺利进行。等到瑞典警方得悉大会的风声时,大会已结束,代表们也早已安全离开了。
列宁酷爱读书。他在国外流亡生活中,每到一地,总是图书馆的常客。甚至评定一个城市,他也以有没有象样的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据瑞典皇家图书馆收藏的读者登记簿记载,列宁在1907年和1910年期间,共有八次到过这个图书馆。但由于他经常使用化名,去图书馆的确切次数人们也难以弄清。
1907年4月,列宁去伦敦参加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时,曾路经斯德哥尔摩。当年年底,俄国国内形势恶化,党中央决定列宁再次移居国外。12月底,列宁取道瑞典,开始了他长达九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1907年的12月28日、30日和31日这三天,列宁都是在瑞典皇家图书馆度过的。12月31日除夕这天,列宁和两个瑞典朋友走进了阅览室。他象往常一样坐在左边第一个座位全神贯注地学习。等到管理员过来提醒列宁已到闭馆时间时,他才发现屋里就剩下他们这三个读者了。
1910年9月,列宁由哥本哈根来斯德哥尔摩等待会见他的母亲和妹妹。列宁对母亲一向十分敬爱。当时,列宁的母亲已是75岁了。为了再一次看看她最心爱的儿子,她不辞艰辛,不顾高龄,踏上了这次旅途。9月17日,列宁去码头迎接了多年没见的母亲和妹妹,并在上尉街17号租了一套房子,和亲人一起度过了近十天。母亲和妹妹回俄国时,列宁又去码头为她们送行。这是列宁最后一次和母亲见面。等到他1917年回国时,这位伟大的母亲已经与世长辞了。
1917年2月,俄国革命运动再次兴起。彼得堡的工人和士兵起义,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消息传到苏黎世,列宁决定马上回国。当时他仍然只能取道中立的瑞典。
4月14日早晨,斯德哥尔摩第六次迎接列宁和他的战友。瑞典左翼社会民主党人在车站候车厅里挂起一面红旗,为列宁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
午餐时,列宁一面往牛排上撒胡椒,一面与邻座的朋友谈话。一位瑞典朋友提醒他。列宁低下头看了看牛排,诙谐地说,“我们这次回去要与沙皇和克伦斯基分子斗争,正需要多吃些盐和胡椒!”列宁风趣的语言逗得大家都笑了。当天下午,俄瑞两国革命者举行了会谈。当时,列宁面前摆着一张北欧地图,他用手在地图上测量着距离,一面说,“再过四十八小时,我们就到达彼得堡了。每一个小时都是极为宝贵的,俄国革命将从现在开始。”列宁当时强调的俄国革命的任务,就是把资产阶级二月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天傍晚,随着列车的远去,列宁结束了他的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对斯德哥尔摩的访问。列宁在斯德哥尔摩先后总共停留了一个半月左右,但列宁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这珍贵的一页,同样为后人所缅怀。
(附图片)
1917年4月14日,列宁(前面拿伞者)和瑞典左翼社会民主党人在斯德哥尔摩瓦萨大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