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英国的“百里长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20
第7版()
专栏:

英国的“百里长城”
严维明
站在英格兰的诺森伯兰郡奔宁山北山峰上向远眺望,只见一条宽阔的石砌长龙,在茫茫旷野上沿着高低起伏的山岗,时而隐进长长的峡谷,时而从山壁下突然跃起,蜿蜒伸展,瞧不见尽头。石龙的壮观景色,吸引着来访的客人。
这条石龙名为哈德良长墙,可是人们爱称它为“百里长城”。它虽然在规模上远远比不上中国的万里长城,年代也没有那么久远,却也不愧是英国古代历史上一个伟大工程。
哈德良长墙东起泰因河畔的瓦尔斯恩德,离英国的煤都纽卡斯尔不远,西到索尔威湾的博尼斯,全长118公里,恰好把大不列颠岛拦截为两段。它是古代罗马帝国在该岛的北部疆界。
哈德良长墙,是罗马皇帝哈德良在公元122年视察不列颠岛后设计并命令修建的。从这年起一连六个年头,成千上万的不列颠民工,在罗马士兵的鞭子下做苦役,用最简陋的工具,掘土采石,筑成了这座英国人迄今仍然为之骄傲的“百里长城”。
公元128年工程竣工时,东段用石块砌成,西段则用的是土坯;过不久,土墙又全部改建成石墙。墙的高度和宽度各处不一。温得希尔德是长墙的最高点,海拔370米。
在一百多公里的城墙上,建有16个主堡,彼此相隔七公里左右。当时每个主堡驻扎一千名罗马边防军。主堡之间又有许多小堡,每隔一罗马里设一个。罗马士兵昼夜在墙上巡逻,一有敌情,就立即向主堡或附近驻军报警。
哈德良长墙里外各有一条壕沟。墙外的一条宽八米,深四米,可以防止敌人接近城墙。墙里的宽二米多,深三米,底平,用作交通壕。壕上有过道,通到主堡和小堡。
不列颠省在哈德良时代进入经济全盛时期,商业繁荣,新的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砾石铺设的“罗马大道”四通八达,只是在北部和西部还常有战事。而哈德良长墙的修建,有力地阻止了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南下,保护了经济发展。
哈德良长墙具有相当的建筑水平,显示了古代不列颠人和罗马人的智慧和才能。
一千七百多年过去了,长墙在切斯特斯和豪斯特兹等地的部分,至今还相当坚固。现在,英国有关部门在有的地方加以修缮,成立了博物馆,保护并展览这个宏伟的罗马遗迹。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