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没有上场的“冠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26
第4版()
专栏:南斯拉夫通讯

没有上场的“冠军”
严正 黄炳钧
中国乒乓球队刚刚在男子团体赛中夺回的斯韦思林杯,放在“巴尔克”旅馆李富荣住的房间里。奖杯上镌刻着自1926年以来历届男子团体冠军队及其队员的名字。杯体上刻满以后,底座上已经加刻到第四圈了。李富荣意味深长地说,许多同志为我男队夺标作出了贡献,但没有在奖杯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在同比赛大厅相邻的练习厅里,常常可以见到黄统生和成应华。他们都拉得一手漂亮的弧圈球,同欧洲一些名手的打法相似。他们随团来南斯拉夫,并不上场打球,而是担任着繁重的陪练任务。赛前那几天,我队主力队员拉着他们练球,他们随叫随到,一丝不苟地模仿一些难以对付的发球、球路,用正反手拉出力量大,旋转强的弧圈球,并奋力扑救来球,使练球尽量接近实战。就在团体决赛的当天,谢赛克还邀请黄统生利用午休时间加班练了两个小时。
这些天,小黄和小成用于训练的时间比谁都长,消耗体力比谁都大,流的汗水比谁都多。
他们都是我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小黄在全国比赛中得过单打第三名,小成曾被列入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优秀选手名单。但是,自从接受练球任务以来,他们专心模仿欧洲名手的打法,帮助主力队员适应欧洲的正反手弧圈球。他们说,男队打翻身仗,夺回团体冠军是集体的任务,这场战斗的主攻手,是我们公认推定的,他们代表大家,也代表我们,他们的胜利就是我们的胜利。
读者大概不会知道,我国乒坛老将李振恃原是准备参加团体赛的五名队员之一,临出征前,一名年青队员替换了他。这不能不使他深感惋惜。在我男队在第35届世乒赛上失利之后,他曾许下诺言,一定要把从他手上失去的奖杯再夺回来。两年来,他一直在为这场关键的战斗进行刻苦的训练。这一出乎意料的变动,他一下子很难接受。经过球队领导做了工作后,他痛快地表示,只要中国队能夺回奖杯,也就实现了他的宿愿,他要为此而发挥一个老队员的作用。他说到做到。在飞机上主动找新队员谈心。在比赛场上,总能看到他坐在观众席上,仔细地观看、琢磨我队的主要对手匈牙利队的各场比赛,以便向自己的战友献计献策。从第一场比赛开始,李振恃就把自己看作是团体赛的一员。
为我国男队打翻身仗、女队保其荣誉而默默无闻地日夜操劳的,又何止李振恃、黄统生、成应华呢。平时的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临场亲自指挥的教练员,留在国内的其他陪练队员,无微不至地照顾队员的健康、给他们按摩的医生,不都是无名英雄吗?没有他们的劳动,没有他们的自我牺牲,我国男女队员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当我国男女运动员出场领取奖杯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这许许多多无名英雄。他们都是没有出场的“冠军”。
(本报诺维萨德4月25日专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