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外贸入超 经济呆滞 台湾财经界争吵不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27
第3版()
专栏:今日台湾

外贸入超 经济呆滞
台湾财经界争吵不休
本报讯 据台湾报纸报道,最近台湾财经界由于连续出现外贸入超和经济呆滞状况,在外贸、汇率、利率和资金市场等问题上,争吵不休。
据台湾海关统计,今年1月1日至3月14日,台湾的外贸进出口总额10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比较,出口值增8.5%,进口值增19.9%,累计贸易逆差为4.83亿美元。
对于造成外贸逆差的原因,说法不一。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认为:
“入超的原因是物价上涨比别人快,货币供给增加太多,以及(银行)放款的增加大于储蓄性存款的增加。”台湾《联合报》社论认为,由于过去两年物价上涨降低了台湾“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国时报》认为:台湾是依赖劳力出口换取自然资源进口来维持生活与应付国防需要。七十年代以来,国际自然资源包括能源在内的价格不断上升,台湾岛内的“通货膨胀及贸易逆差便愈来愈严重”。
这几年台湾物价每年都“上涨了20%以上”。“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不同意把物价上涨“归咎于国际油价”。他认为症结在于当局每年的货币供给增长率达到20%,大大超过实际经济增长率7%左右的幅度,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及国际收支的逆转”。
至于为什么当局每年都要大量增发货币,有的舆论虽然认为应从“台湾的经济结构加以检讨”,但对造成这种现象的真实原因,论争者都有意回避。
台币对美元的比价,春节以来“已经连续贬值六次”。商人担心台币进一步贬值,台湾外汇市场接连出现抢购美元的现象。仅3月份第二周,远期外汇买卖就出现卖超三千三百多万美元。
台币应否进一步贬值,财经界“争论相当激烈”。多数人主张:调整汇率,使新台币贬值。认为只有采取这种办法,才能解决“近渴”,否则只会产生“贸易长期逆差的恶果”。“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则认为:“光是依赖外汇贬值”没有用。“如果总支出继续大于总收入,则国内总需要继续超过国内生产,再加上贬值造成进口商品物价上涨,一定会加速国内一般物价的上涨,结果还是会有进口大于出口的影响”。
对于如何摆脱经济困境,财经界人士众说纷纭。赞成提高银行利率以吸收游资,从而控制通货膨胀的人认为:“控制货币供应量就可控制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就可增加储蓄及银行可贷资金,并可减少总的需求,因而可达到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和稳定物价。不赞成这种做法的人,批评上述意见“是不知事务的纯纸上作业”。理由是:提高利率,不单
“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且必然会以提高产品“售价转嫁给消费者”,否则企业就会利润过低或亏损而减产或停产。
另一种意见指出:台湾的经济困难局面,根子在台湾的殖民地经济结构。本年以来的出口额若扣除“出口价格至少上升10%”的因素,“实质出口至少较去年同期减少5.6%”。这种状况不改变,贸易逆差会继续存在,实际经济增长率会下降,失业率上升。柳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