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喜看山村年轻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4-29
第3版()
专栏:

喜看山村年轻人
近两年来,在太岳山区的山西省安泽县马必公社的团员、青年中,“学雷锋,做好事”已蔚然成风。
马必公社共有五千多人,分居在118个自然村庄,从1978年12月起到现在,全公社一百五十多名团员和五百多名青年,参加了“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每逢重要的节假日,团员和青年们集体上山为烈军属和五保户打柴;平时,各个团支部还根据各自的情况,开展拥军优属月或“活动周”,为烈军属和五保户种自留地、写信、担水、扫院、拆洗被褥。郎寨大队女共青团员刘月娥,主动帮助六十多岁的五保户张小够老大爷拆洗被褥、担水、拾柴、煎药,多年未间断。人们说刘月娥真象张小够的亲闺女。
秦必大队团支部还建立了青年成长林。全大队18名共青团员,每人栽了象征自己成长的五棵白杨树。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靳保玉语重心长地对共青团员说:“今后要每个青年在被批准成为共青团员这一天,在青年成长林内植五棵象征自己成长的白杨树。十年后树木成材,植树的每个共青团员也成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材”。马必公社团委把秦必大队团支部植青年成长林的经验推广到全公社,不仅团员植青年林,而且新结婚的青年夫妇到植树节也主动去植十棵树,人称“幸福树”。新入团的青年和新入队的少年儿童,也分别植起了“青年树”和“少年树”。
本报通讯员 史恒田
本报记者 李 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