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宁波报》专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03
第3版()
专栏:读者推荐

《宁波报》3月5日读者来信栏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讲一位未留名的老人把私人积蓄二千元捐助给国家。3月26日又为此发表一篇专访,读后令人肃然起敬。建议《人民日报》转载。
浙江宁波和丰纺织厂 吴之栋
《宁波报》专访
3月5日刊登的一位老人隐姓埋名将2,000元钱献给国家的事迹,引起了读者的广泛注意。我们根据仅有的一点线索,寻踪觅迹,在余姚县农村找到了这位老人。
老人今年55岁,现在一个大队的砖瓦厂任出纳。他没有子女,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他原来在地质部第一物探大队工作,十年动乱期间,因家庭历史问题被遣送回原籍。1979年10月,原单位给他落实了政策,补发了一笔钱。虽然前些年他家的日子十分拮据,可是当他拿到这笔钱之后,一不造新房,二不添家具,只买了台半导体收音机,其余都存入银行。前不久,当他从报纸上得知我国财政有赤字时,毅然决定将1,500元存款单再加上平时积攒下来的500元现金全部献给国家。
老人家的房子低矮陈旧,和村子里鳞次栉比的新楼房一比,显得十分寒伧。老人卧室里只摆着两张床、一张桌子、一个衣柜和一把椅子,案头上却摊放着好多种报刊杂志。
不巧得很,老人有事出去了,他的老伴对我们两个不速之客的到来甚感惊奇,笑着说:“你们怎知道的?阿拉(我们)可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呀,连我也是事后才晓得的呀!”
原来,老人先瞒着老伴将钱献给了国家。从宁波回家后才把真情告诉老伴。老伴一时想不通,嗔怪他,老人好言相劝:国家好比是个大家庭,阿拉是家庭的一员,家里经济有了困难,做子女的难道不应该分挑点担子吗?
没多久,老人回来了。我们说明来意后,他连声不迭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不值一提。”我们想给他照相,他摆手拒绝;请他介绍捐款经过,他避而不谈。我们只得采取“迂回战术”,在拉家常之中,了解到上述零星材料。
临走时,老人激动地拉着我们的手说:“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兴旺发达起来,四个现代化一定会实现!”他还再三叮嘱我们:捐款是他应该做的,不要宣传,也不要公布他的地址和姓名。
项宁 李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