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党和人民要求他做的他都做到了——记以身殉职的优秀党员、模范医生武健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05
第3版()
专栏:

  党和人民要求他做的他都做到了
  ——记以身殉职的优秀党员、模范医生武健同志
2月20日凌晨5时20分,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武健同志的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这位42岁的讲师、主治医师,是为救治病人奋不顾身,疲劳过度而死的。
战斗的二十天
武健1961年参加工作,在不见硝烟、不闻炮声的医疗战线上,舍生忘死地奋斗了20年。他把周总理说的“活着干,死了算”,作为座右铭。他临终前的20个日日夜夜,是他20年战斗生活的缩影。
从1月底到2月19日这20天,正值春节前后,他一直坚持在手术台上。直到除夕之夜,还守护在病人床头。2月5日,春节。一清早,他便来到病房,帮助白天值班的医生工作,忙到下午。有一名被利斧砍伤头部的病人,需要立即抢救。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他不肯惊动更多的同志,便找了一位年轻的护士帮助,自己推车送病人进手术室。手术从下午7点做到次日凌晨3点。他不吃不喝,一个人一口气紧张地干了八个小时。刚回到病房,急诊室又送来一位脑外伤病人。他给这个病人诊断、清创缝合之后,已经是正月初二的黎明了。
初三夜晚,劳累了一天的武健,回到家里,感到浑身酸痛,胃部隐隐发胀。前几天,他抢救病人,抬担架扭伤了脚脖子,一直顾不上理疗,仍在作痛。他对爱人说:“李萱,帮我推拿几下吧,今晚我想好好睡一觉。”李萱的手刚触及他的皮肤,他的肌肉就出现了本能的颤动。李萱说:“你需要休息,再不能硬撑了。”
他却乐呵呵地说:“不要紧,睡一觉就会好的。我是共产党员,比起几位老主任,又最年轻,应该多干点。”武健刚睡下十几分钟,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知道有急诊,一惊而起,迅速穿衣出门。这一夜,值班表上并没有他的名字,而他又在无影灯下紧张地度过了一个通宵。
春节期间,不论该不该他值班,他总是在病房出出进进。从年初四以后,他又做了多例急诊手术,还给一位脑瘤手术患者做了第二次手术。
生命的最后闪光
2月19日,正是元宵佳节,欢乐的气氛弥漫乌鲁木齐。
就在这天清早,武妈妈对武健说:“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人还没顾上吃顿团圆饭。今天妈妈包饺子,你早些回家过一个团圆的元宵节吧!”武健看着妈妈慈祥的笑容,顺从地点了点头。
这天早晨,武健曾外出联系购买医疗器械。上班后,他查完病房,又仔细地给一位脑瘤手术后的病人、两位急性脑外伤手术后的病人作了详细检查。中午,他为了接待一位病人家属,忘了吃午饭。下午,他参加了神经病学教研组的会议,又和其他同志一道从总务科领回几张桌子。直到六点多,饥肠辘辘,这才使他猛然想起妈妈的嘱咐。正准备下班,接到煤矿医院紧急会诊的请求,武健环顾了一下科里在场的医生,随手接过会诊单,披上棉衣说:“我去吧!”
6点40分,武健来到煤矿医院,脸色显得苍白,可他一钻出汽车,就大步流星地赶到病人身边。这是一位放炮时被飞石砸伤了头部的煤矿工人,生命垂危,必须立即作开颅手术。武健一连两顿饭没吃,医院张罗备饭,武健摆手说:“不能吃饭,通知做手术吧!”
武健知道煤矿工人脑外伤多,便让煤矿医院外科主治大夫王平主刀,他自己当助手。
无影灯下,一场抢救病人的战斗开始了。对脑外伤病人生命的最大威胁是颅内血肿。手术的第一步,要确诊病人颅内血肿部位,然后打开颅骨。定位准不准,对神经外科医生的诊断水平是一个考验。武健帮助王平在病人头上划线定位后,骨钻在划定的点上,轻轻地钻了下去,积血立即从钻孔四周溢出。王平由衷地佩服:“位定得真准。”
打开颅骨以后,发现病人硬膜外和硬膜下均有血肿,脑挫裂伤,与武健的诊断完全一致。武健用手术镊子指着那些细密的搏动着的血管,讲述它们的名称和走向。打开的颅骨创面上,被切断的微血管不断往外渗血,武健迅速地一点一点地把血止住。
手术进行了四个多小时。武健下了手术台,脸色更苍白了。夜餐,他只吃了一个馍,就又去看病人,查了血压、呼吸、脉搏、瞳孔和肢体反射,计算了补液的剂量,然后,在病历卡上工整地书写了详细的医嘱,又向护士交代了护理中应注意的事项。直到凌晨3点20分,他才离开煤矿医院。
二十分钟后,武健回到家里。李萱瞧着他那疲惫不堪的样子,恳求他:“武健,明天休息一天,行吗?”
武健摇摇头:“不行呵,我明天还约了两个病人,他们一大早就会来找我的。”
这就是这个共产党员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
他躺下才一个多小时,李萱猛然被他的一阵痉挛惊醒。她一摸,武健的心脏已停止跳动。医院最高明的大夫一一赶来,采取了各种抢救措施,都未能使武健复苏。
42岁,是一个医生最有作为的年月,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武健已经预支了过多的精力。而在2月19日这天,他聚集起全部的光和热,发出生命中最强烈的也是最后的一闪。于是,生命之火熄灭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一个煤矿工人的生命。
救死扶伤的普通一兵
武健1960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里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为自己活着是最大的耻辱。我要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毕生的精力……具体地说就是把自己锻炼成又红又专的医务工作者。”
1961年夏天,武健以优异成绩在新疆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在五官科任住院医师。但武健考虑到神经科危急病人多,手术又复杂,风险也较大,于是他向党组织多次请求,希望能调到神经科工作。党组织考虑到工作的需要,同意了武健的请求。
一到神经科,武健就以顽强的精神,全力汲取神经外科所需的一切知识,苦练过硬的本领。为了熟悉颅脑的解剖部位,他经常在熄灯以后,抱着骷髅头一点一点摸着,默记每一块颅骨的形状和部位,接缝特征,反复锻炼手对于颅骨的特殊敏感。脑外手术时间长,需要医生具备特殊的耐受力。他长期进行这种耐力训练,可以做到较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也不会因低血糖晕倒在手术台上。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获奖的一项优秀成果——颅内颅外动脉搭桥手术,就是在他的积极组织和参加下取得的。
武健医术高明,找他看病的人很多。无论是谁,只要找上他,他都热情接待,精心诊治。
一个初冬的傍晚,武健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慌忙赶来的哈萨克族同志,神色焦急地说:“武大夫,我妻子吐汗突然病了,半个身子动不了,嘴也歪了。”
武健说:“那么,我们现在就去看病人。”
“可我,又没有车子接您。您看……”
武健爽朗地笑了,拉着他挤上公共汽车。
武健抢救病人的事数不清。有一年快过春节了,乌鲁木齐通往吐鲁番的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严重车祸,一些人受伤。武健前往抢救,登程时已是傍晚时分。这天,风狂雪暴,沟坡难辨。司机为难地说:“武大夫,我从来没走过这样的路,太危险了,还是返回去等雪停了再走吧!”武健说:“是危险哪!可咱们是去救人,去迟了就可能要死人。我给你看路,咱们冲过去。”武健的大无畏精神,感染了司机,他们终于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对伤员作了及时的抢救。
情操高尚的共产党员
在现实生活中,住房和工资级别,是两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武健曾多次地让房子,让提升工资级别。
原先武健一家住在一间十来平方米的旧面包房里。后来,妈妈退休回家了,妻子睡的那张床让给了妈妈。他和妻子带着小女儿,夜间就睡在一间潮湿阴冷的卫生间里。
近年来,新疆医学院盖了一幢又一幢楼房,许多教职员工陆续搬进新居。医院给武健分了新房,却被他一再谢绝。他说:“等科里同志的房子问题都解决了,再解决我的吧。”经过同志们的动员,武健一家三代才搬进两间旧房,总面积不到二十平方米。
去年评工资,武健是科里评资工作负责人。大家一致认为该给他提级,可是,武健上报名单时,却没有把自己的名字报上去。调资第一榜和第二榜公布了,竟然都没有武健,科里有些同志对此想不通。武健反复解释说:“做好工作是党员的本分,我做的工作离党的要求还远呢!”
前几年,他担任党支部书记时,科里评先进工作者,支部评选优秀党员,他都曾以全票当选,但他从不上报。在他看来,一个共产党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向人民要荣誉的权利。
武健生活俭朴,可别的同志有困难,他就慷慨解囊,热情相助。有的病人家庭经济困难,武健用自己的钱买药送到病人家里。
在革命的征途上,党所要求于一个党员的,人民所要求于一个医生和教师的,武健都努力做到了。他把一切都献给了党和人民。
姚 慈 陈达玲
(原载《新疆日报》,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