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为祖国荣誉战斗不息——记36届世乒赛男单冠军郭跃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05
第3版()
专栏:体育之角

  为祖国荣誉战斗不息
——记36届世乒赛男单冠军郭跃华
郭跃华出生在福建,今年25岁。1973年,他被调到国家乒乓球队受训。他原是直拍近台快攻打法,但正手攻球毛病较大,在全国比赛中,屡遭败绩。在教练的启发帮助下,他当机立断,改打弧圈球。由于他站位离台近,步法灵活,跑动范围大,弧圈球速度快,线路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风格。
从直拍快攻改打直拍弧圈,并获得成功,决非易事。为了练出一手拉弧圈球的过硬本领,在训练中,郭跃华不知流过多少汗,付出过多大的代价。在多球训练中,一般每次只能连续拉200个球,但郭跃华却要拉超过这个数字几倍的球,有时练得喘不过气来,他也不停下来休息一会儿。队友们称他是“练不垮的硬汉子”。这样大运动量的训练,苦不苦呢?当然苦,但郭跃华从不叫苦,因为他懂得,只有苦练,才能攀登世界乒坛的高峰。
1977年,第3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英国的伯明翰举行,郭跃华连克数关,进入男子单打前两名,就在冠军在望时,却输给了日本的河野满。在35届世乒赛上,他在同小野争夺冠军之前的头一天,接连打了三个单项七场二十六局比赛,体力消耗极大。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挥拍上阵,力战小野,左右跑动,尽力猛拉弧圈球,打得十分勇猛。当激战到第三局时,他的大腿三次拉伤。但他坚持比赛,终于扳回一局,表现了惊人的顽强意志。不幸,在第四局他又一次腿部拉伤,由于伤势较重,他不得不接受领导的决定,弃了权。郭跃华这种为祖国荣誉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感动了在场的许多人,也感动了小野,赛后他含泪向郭跃华表示慰问。
困难和挫折没有使郭跃华向世界乒坛高峰前进的脚步放慢。他在教练和队友们的帮助下,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要想攀登世界乒坛高峰,在比赛中就要力争积极主动,加快速度,加大力量,加强抢攻意识。基于这种认识,郭跃华更加刻苦训练。结果不负众望,在36届世乒赛上取得连战皆捷的好成绩,荣获男子单打冠军,成为我国第四个荣获“圣·勃莱德杯”的运动员。李希固(附图片)
创造优异成绩,攀登世界体育高峰,为国争光。(组字画)姜宣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