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怀念我们的老师赵望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08
第8版()
专栏:心香一瓣

  怀念我们的老师赵望云
  黄胄 方济众 徐庶之
《赵望云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地开幕了。观看了展出的作品,不禁使我们回想起赵先生为艺术努力奋斗的一生,以及他对我们的教导和帮助。
赵望云先生是我国美术界熟知的著名画家。他青年时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走上了“为人生而艺术”的道路。他最早用中国画形式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他的生活道路并不平坦。三十年代的穷途潦倒,四十年代的流亡和铁窗生活,五十年代后期错被划为右派,六十年代的“文化革命”中受林彪、“四人帮”长期迫害致残,于1977年病逝。尽管经历了这种种遭遇,但始终没有动摇他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
记得那是1949年的初春,望云老师突然被蒋匪帮的特务抓走了,一时下落不明。后经地下党的援救,和张治中等人的保释,他才得以出狱。但他在两个多月的铁窗囹圄中,自己遭受折磨不说,家里的处境和焦虑,更是难以想象的。当西安解放后的第二天,中共西北局就派人探望了他,接着延安来的文艺界同志们也纷纷到他家进行慰问,还送了许多面粉和布匹,帮助他妥善安排家里的生活。截然不同的两种待遇,使他万分激动地说:“久已盼望的共产党,终于盼到了。”而我们几个也正是由于他的推荐,先后参加了革命工作。
1949年初冬,他应邀到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他进一步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听了周总理的政治报告后,感慨地说:“过去我是回过头来才能看到我自己走过的路,现在党的文艺方针给指明了道路,我可以毫无顾虑的前进了。”1950年西北地区虽然已经全部解放,但个别地方还有严重的剿匪任务。望云老师和张明坦同志为确保祖国文物不受损失,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前往甘肃接管敦煌艺术研究所,按党的文物保护政策和团结知识分子的政策,妥善地完成了接管任务。
他尽管每天有不少的行政事务工作,但他也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改革并画了大量的作品。在反霸减租和土地改革运动中,他画了三套连环画,共有一百余幅,在农村巡回展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他更是不畏艰辛,走遍了陕南陕北和秦岭巴山,宝成铁路的工棚和三门峡水库的高坝,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特别是他在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之后,又再次深入到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和柴达木盆地去访问写生,画了一批又一批的速写和创作。
作为他的学生,解放前我们在生活上身受他的关怀,他为我们的衣食和工作而奔波,在艺术上他又以身作则地为我们指引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就是他始终坚持不渝的一些信条:“永远不画不劳动者”,“不画仙山楼阁”,“不画野草闲花”,“到生活中、到群众中去”。他坚持他一贯的作法,使自己的作品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地区,展示出鲜明的特色和强烈的感染力。
我们从这次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出:三十年代的故国疮痍,四十年代的国难家愁,五十年代新中国所展现的曙光,通过他熟练的笔墨技巧和人物形象刻画,展现了一部从旧中国到新中国无言的田园史诗。从那华北平原的荒村野店,川陕道上的坎坷长途,河西走廊的驼铃风沙,怎能不引起人们对逃亡流浪生活的回忆?从那横跨秦岭的长桥,渠水潺潺的山村,牧草芳菲的天山南北,春雨若酥的八百里秦川,柴达木荒漠的油田,巴山深处的号歌,又怎能不唤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憧憬和热爱?毛主席指出,中国的艺术,既不能越搞越古,也不能越搞越洋,而应该越搞越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在这一方面我们要不惜标新立异。这个原则,在望云老师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很自然的体现。
望云老师一生热爱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在创作上融古会今,标新立异,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激励我们为发展新的中国画作出自己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