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赞一位老将军的“四个不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09
第8版()
专栏:

  赞一位老将军的“四个不要”
  林毅
在老同志的闲谈中,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快去见马克思了。”话语中既含有夕阳晚霞的感喟,又流露着革命战士发自内心的荣耀感。
诚然,每个革命者最终都要“去见马克思”。但是,拿什么去见呢?是拿着自己战斗一生的功劳簿?还是拿着为妻子儿女谋取的特殊待遇清单?这当然都是不足取的。我们欣赏一位老将军的做法。这位将军最近病逝时留下遗言:他死后不要搞向遗体告别仪式,不要送花圈,不要开追悼会,并叮嘱爱人和孩子不要给组织上添麻烦。除了这“四个不要”之外,他没任何要求。对此,有人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赞扬他:一丝不挂而来;两袖清风而去。这副对联写得好,它十分贴切地概括出一个共产主义老战士为国为民艰苦奋斗、终生不谋私利的崇高品质。
这位将军,当初贫穷如洗地来到了革命队伍,爬雪山,过草地,南征北战五十多年,可算是功勋卓著。然而他象千万个前仆后继的共产党员一样,有功不居功,更不把功劳当作向党和人民讨取特殊权利和待遇的砝码,当他“去见马克思”时,什么也不要,只是怀着一颗高洁的心悄然离去了。这样的共产党员,确实如革命前驱萧楚女所说的,“象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要去见马克思,就要象这位老将军和许多逝去的老一辈革命战士那样,切切实实地学习马克思。不仅要学习马克思的理论,还要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因为马克思一生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一部活的马克思主义著作。马克思的生活一直是很窘困的,他在病重的情况下,还坚持每天写两个小时的《资本论》。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如果书已经写成了,“我是今天还是明天进棺材,在我自己是毫无所谓的。”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革命者,应该象马克思这样对待生活,把做好革命工作做为自己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生活要素,而鄙视那种向党和人民伸手要这要那,极力追求特殊享受的庸俗趣味,始终保持共产主义战士廉洁奉公,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这样的同志,一旦要“去见马克思”的时候,他老人家一定会以琼浆相迎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