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临表涕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2
第8版()
专栏:

“临表涕泣”
许寅
文牍主义是官僚主义的孪生兄弟。正在为四个现代化拚命干而又讲究速度、准确、效率的同志,经常为文牍主义、公文旅行而大感头疼。前些时候,一位已经同国外某大学签好合约准备出国的同志对我说:“我们同人家讲好一个月之内出去,可是光是同北京有关部门写封信,来回就要一个月。”
我这里同北京通信,寄航空一般两三天可以收到。“公文旅行”周期就要延长近十倍。而且,这已经是各方面都已经说妥的事情,假使是一件刚刚开始的事情,自然更无法估算。所以,有经验的人,在公文来往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是从来不心焦的。
“当麻雀还在天上飞的时候,切勿忙着准备锅灶葱姜。”——我们有些同志在这方面的经验是十分丰富的。
听了这件事,粗粗调查研究了一下,却发现一道公文“旅行”的全过程竟足足有十二个站头之多:收、送、呈、批、圈、商、拟、审、抄、盖、登、发。说得具体一点,便是一,收进来;二,送给有关人员;三,有关人员签上意见上“呈”主管首长;四,首长看了,批示几句;五,交给副职们传阅画圈;六,再召集有关人员商量;七,商量定了,再指定人员草拟复稿;八,复稿再给首长审阅;九,交办公室人员抄写或打印;十,司印人员盖上图章;十一,登记入册;十二,发给收文单位或人员。
这十二个“站头”中,最长的一个“站头”是第五站——“圈”。因为我们机关副职多,少者三、四、五,多则六、七、八,甚至达到两位数,每一位都要在公文上划一个圈,这“站头”自然非长不可。最容易堵塞的一个“站头”则是“第六站”——“商”。“商量商量”、“研究研究”、“考虑考虑”,在这个站头上,“打太极拳”者有之,“嚼泡泡糖”者有之。……因此,公文旅行到此,常常搁住,一“搁”,短者论月,长者,对不起,可得论年了。
这只是就“站头”而言。还有,我们有些机关,不光人多,而且“门”多:一道公文“前门”进去,绕到“边门”,再从“边门”绕到“角门”,再从“角门”绕到“后门”,再从“后门”回到“前门”,流转过程也自然势必相应延长。
公文旅程是漫长的,但现在有一个好处,就是公文的绝对数似乎并未增多。多的倒是另一样东西——图章。向银行申请一笔贷款,不论数以百计,数以千计,或数以万计,都要从县里盖到省里,有的要盖几十个之多。要造一幢房子,如果把所有环节,例如购买各种原材料和物料都包括在内,那么所盖之章恐怕就要数以百计了。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五十年代后期动员消灭“四害”,有的地方过分苛细,打死老鼠、苍蝇、蚊子,要点数填表上报。有一位统计人员看到表上统计项目,不禁喟然长叹,写了一封信给报社,中有句曰:“老鼠论只,犹可数也,蚊蝇论斤,如何称也?‘临表涕泣,不知所云’”。最后两句引诸葛亮《前出师表》,时至今日,“临表涕泣,不知所云”以至疲于奔命者,还是大有人在。在这种旅行中消耗了多少人的精力和时间,实在也是一种近似犯罪的浪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