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品种繁多 装饰丰富 适销对路 景德镇陶瓷恢复传统特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3
第2版()
专栏:

品种繁多 装饰丰富 适销对路
景德镇陶瓷恢复传统特色
本报讯 本报通讯员秦闻柯、陶玄甫,本报记者王毅报道: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适销对路,是誉满中外的景德镇陶瓷的特色。十年浩劫期间,这个特色被破坏殆尽。扫除“四害”以后,江西省陶瓷公司还一度片面追求数量,忽视品种,以致景德镇市陶瓷的产量虽然年年增加,品种却比较单调,特色未能恢复。滞销、积压产品增多。
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景德镇市的陶瓷生产,从数量、质量到品种,都出现了解放以来少有的好现象,特别是品种多的特色,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市场急需的传统名瓷及其它新品种,去年已经恢复和发展到1,068种。其中传统名瓷的品种达940个。比如,港、澳市场需要的凉趸、箭筒产品,增加到一千对以上;洋莲、万寿、双龙等花面的粉彩瓷,增到一千多万件。西藏、青海等地少数民族喝酥油茶用的石榴碗、大肚盅、鲜花碗、庆莲碗等特需品种,停产十多年,去年也生产了八十多万件。
景德镇市在大力恢复传统名瓷品种的同时,还努力为欧美等国际市场生产配套瓷品种。去年完成成套的中、西式餐具,茶具,咖啡具二十多万套。这些配套瓷每套造型一致、色彩匀称,已经进入了欧美市场。今年各瓷厂已安排和投产新品种41个。其中有欧美市场欢迎的厚胎瓷,有港、澳市场喜爱的凸花纹盘类,十八寸高大的罗汉,等等。
多年解决不了的品种同数量的矛盾,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关键是江西省陶瓷公司在领导生产上明确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性,注意清除经济工作中存在的左倾思想影响,使长期以来片面追求产量,忽视品种的作法得到了克服。坚持生产要为市场需要服务,使陶瓷品种适销对路。
为了增加景德镇陶瓷的花色品种,公司根据各厂的特长,按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对十几个瓷厂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尽量做到一个类型的产品,集中到一两个瓷厂承担。比如,人民瓷厂擅长传统青花瓷的生产,但过去承担的青花瓷比例,还达不到全厂总产量的20%。现在把青花瓷基本上集中到这个厂,使数量、品种、质量三者统一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