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沙特阿拉伯的工业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3
第7版()
专栏:

沙特阿拉伯的工业发展
郭敏功
以“石油王国”闻名于世的沙特阿拉伯,在六十年代初期只有一些手工业而没有现代工业。1973年的石油提价,使这个国家的石油收入大增。政府便借助巨额的石油收益来加快工业的发展。在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1975—1980年)期间,王国花费巨资建立了基本的运输、交通、电力和水力系统,并努力发展石油化工和其他工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工业面貌已大为改观,不仅有了一些生产日用轻工业品的中、小型工厂,而且建设了几个大型的现代化企业:年产量为85万吨钢的朱贝勒钢铁厂,年生产能力为12万吨的吉达轧钢厂,是大型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吉达润滑油厂,年产100万吨润滑油。吉达的一家炼油厂扩建后炼油能力由原来的每日12万桶提高到45万桶。
在国家集中建设的两个主要工业区:即东部的朱贝勒和西部的延布地区,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工业项目有天然气工厂、钢铁厂、化肥厂、润滑油厂、炼铝厂、炼油厂和庞大的石油化工联合企业。这两个工业区的建设费用预计为700亿美元。目前,在朱贝勒正紧张地建设着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包括三个主要项目。第一个是建设一座耗资160亿美元的巨大天然气收集工厂。第二个是修建两条平行的长达700英里的油气管道:一条是液化天然气管道,一条是日输送能力为185万桶原油的输油管。这两条管道从东到西,穿越大沙漠,横贯整个阿拉伯半岛,以便把东部开采的原油和生产的液化天然气输往西部的延布,从红海出口。第三个是在东海岸建设一个发电量为5千兆瓦的强大电网,以便向朱贝勒的新兴工业和包括首都利雅得在内的八十多个城市供电。
为加速工业的发展,沙特阿拉伯政府实行国营和私营并举的方针,吸引外国投资,鼓励私人投资承办。政府规定本国私人工业可豁免部分税收,此外还发放贷款,提供补贴,对工业用地提供方便,支持私营工业的发展。
沙特阿拉伯政府保证外国投资者在其境内投资的自由与权益。外国人同本地人一样可豁免个人所得税。在沙特阿拉伯注册的企业,可免税进口原材料和零件。与外资合营的企业在投产以后的五年内可免纳税权。对同沙特阿拉伯合资经营石油化学企业的外国投资者,按其投资多少决定售与石油的份额。一般情况下,外国投资者每投资100万美元,即可保证每天能买到1,000桶石油,这叫做“鼓励性的石油”。目前,美国、日本、英国、西德等国家在沙特阿拉伯均有大量投资。
去年,沙特阿拉伯进入了第三个五年发展计划(1980—1985年)时期。新计划强调发展工业和建设生产性项目,在3,000亿美元的计划投资中,用于生产方面的部分将由上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的27%提高到37%。目前,沙特阿拉伯第三个五年发展计划的第一年度接近完成。据官方预测,非石油经济部门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5.8%。
然而,沙特阿拉伯在发展工业的道路上也存在一些严重的困难。首先是缺乏劳动力,不得不大量招雇外籍工人。现在沙特阿拉伯的外籍工人达一百多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5%。经济繁荣建立在外籍劳工的基础上,这必不可免地要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第二是缺水,比如工业中心朱贝勒地处沙漠边缘,工业用水依赖人造淡化水,这势必增加工业产品的成本。第三,建筑中浪费严重,上个五年发展计划期间,由于浪费、随意增加拨款和其他方面的漏洞,国家多支出600亿美元。
沙特阿拉伯发展工业雄心勃勃的计划,引起人们的注目,但一些人对于这个王国用巨额石油美元“浇灌”起来的大工业,是否能完全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关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