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黄金热”吹到西非三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4
第7版()
专栏:

“黄金热”吹到西非三国
孔祥义
去年黄金价格突飞猛涨,使一些产金国大大增加了收入,也使一些不生产黄金的国家望金兴叹。原来盛产黄金的国家加紧采掘,不少与黄金生产无缘的国家也竞相投资勘探,于是在全世界掀起一股“黄金热”。
现在,这股“黄金热”又吹到了西非地区,好几个西非国家传来淘金的好消息。
早在中世纪时期,西非就是世界黄金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当时欧洲的黄金需求几乎全部靠西非供给。十八世纪中叶以后,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相继发现蕴藏丰富的金矿。从此以后,西非在世界黄金市场上便逐渐销声匿迹了。
加纳、塞拉利昂和上沃尔特本是西非的产金国,以“黄金海岸”闻名遐迩的加纳,黄金产量曾一度占到世界黄金总产量的35%。近年来这三个国家的黄金生产都很不景气。黄金大幅度涨价,刺激了黄金业的发展,最近经过大量的勘察和探测,它们纷纷宣布发现数量惊人的黄金矿藏。
二十年代末,英国地质学家曾在塞拉利昂南部发现金矿,当时由于黄金价格低廉,未予开发。1979年,原在南非金矿工作的加拿大地质学家E·W·巴兹奈特查阅了塞拉利昂国家档案馆中的有关资料,并在博城附近的巴乌姆洪开钻取样,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证实这里金矿藏量异常丰富。巴兹奈特的报告估计,这里的金矿约有二千万吨,每吨含金0.2盎司;矿藏较浅,适于露天开采。巴兹奈特说:“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富矿。”
塞拉利昂政府地质勘探部门还透露,从塞拉利昂南方省的博城,直到北部边境,有一条长112公里、宽8—10公里、位于高山地带的“黄金带”。地质局长格诺尔·伍力宣称:“如果塞拉利昂政府吸收外资,联合开发,对半分成,仅巴乌姆洪矿每年就可为塞拉利昂净赚一亿美元,黄金将取代钻石,成为塞拉利昂的主要收入来源。
上沃尔特计划重开1966年因金价低廉而关闭的普瓦金矿。欧洲投资银行将提供1.48亿美元贷款,上沃尔特的索雷密矿业公司准备于1984年恢复金矿生产,今后10年内,普瓦金矿可望生产黄金19公吨。
与上述两个国家相比,加纳更为雄心勃勃。加纳地质勘察局今年1月间透露,加纳黄金总储量约20亿盎司,如果新建12个金矿,年产270万盎司,可以开采740年。他还说,加纳金矿的含金量,成色及开采条件均优于南非。加纳总统利曼指出,加纳黄金分布在487 块地段中,每块面积约60平方英里。政府计划,今后二十年投资30亿美元,开辟14座金矿,争取年产200—280万盎司,20年内可为加纳赚取187亿美元。凯塞局长自豪地宣告,加纳已经进入第三次黄金繁荣。它将成为世界第五大产金国。不过,西方一些人士对加纳的计划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加纳要实现“第三次黄金繁荣”,将会遇到重大障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