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榆树县委分析造成“高产穷县”的原因 清理“左”的影响 挖掘生产潜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5
第2版()
专栏:

榆树县委分析造成“高产穷县”的原因
清理“左”的影响 挖掘生产潜力
本报讯 吉林省榆树县委不久前召开扩大会议,进一步学习中央工作会议的文件,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联系本县实际,清理“左”的思想影响。
榆树县是对国家做过重要贡献的县,最近十年平均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七亿斤以上。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社员人均收入却增加不多,一直在百元左右;1980年当年和历年拖欠国家贷款一度高达九千多万元。为什么成为高产穷县?与会同志抓住这个问题进行了回顾、分析,认为根子在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大家摆出五个
“左”的表现,讨论了危害,提高了认识。一、县委曾提出“产粮百万吨”的高指标。为了实现这个指标,就单一抓粮食,粮食又主要抓玉米,形成“玉米为纲,丢掉一帮”。二、违背客观规律,在生产上搞瞎指挥、一刀切、一律化。对种什么、怎么种,往往总是用一个模子、一把尺子要求全县三千多个生产队。三、对实现机械化要求过急,不量力而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四、县委对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认识较迟,行动较慢,影响了社员积极性。五、对家庭副业和社员自留地限制得过死。
这次会议重点解决了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会上通过介绍典型经验,使大家解除了怕影响机械化,怕指挥不灵影响生产,怕出现穷富悬殊等思想顾虑。认识到建立责任制不只是管理方式上的一般的变革,而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是在农村纠正“左”的思想一次大的拨乱反正,县委决心落实好生产责任制。并对这项工作做了具体部署。会上研究了调整农作物布局,使粮食生产同发展畜牧业、林业和其它多种经营,逐步趋向合理。县委还决定积极扶持社员发展家庭副业,把社员的自留地由5%增加到10%,每人四分地左右;自留地怎么种,种什么,由社员自己决定。
在榆树县委扩大会议前,吉林省委和长春市委由负责同志带领工作组到榆树县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县委清理“左”的思想,勉励大家齐心协力,带领全县人民不断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