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日本的石油储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5
第7版()
专栏:

日本的石油储备
碧溪
石油是日本能源结构中的主要支柱,占其能源总消费量的74%。日本所需石油的99.8%要从国外进口。1980年的石油进口量平均每天约500万桶,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石油进口最多的国家。进口石油78%来自海湾地区。石油供应线特别长,在国际不测事件中易受打击。因此,进行石油储备对本身不产油的日本来说,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日本的石油储备分为民间企业储备和国家储备两种。民间企业储备早已存在,主要是保证石油工业的正常运转和商业上的需要,原来规模不是很大。到1972年,日本政府指示民间企业要储备60天的消费量。1975年,日本政府颁布石油储备法,要求民间企业在国家大力资助下,承担在1979年以前储存可使用90天的石油的义务。这就超出原来意义上的储备,增添了战略色彩。国家石油储备则纯属战略性的,开始于1978年。当年6月16日,日本参议院通过石油储备法草案(石油公团法),规定第一期计划到1982年度以前,储存1,000万千公升石油,够10天的需要量;第二期计划到1985年度,再储存1,000万千公升;将来还要实现3,000万千公升的储备计划,加上民间90天的储备,总共有120天的石油储备。
后来实施的结果,超过了原订计划。据美国《油气杂志》报道,在1980—1981年冬季开始时,日本的石油储存量已达110天的正常需要量,其中民间企业储备了103天的需要量,政府通过国家石油公司储备了七天的需要量。
日本的储油方法有两种:海上储油和陆上储油。海上储油就是用大型油船从产油国运回石油后,原封不动地停泊在海上,把石油储存起来。这是迅速储存石油的最有效方法。目前,日本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都采用这个方法。海上储油基地主要设在长崎县桔湾和硫黄岛的西面海域。从1978年12月起,已有10艘大型油船在长崎县桔湾抛锚;硫黄岛的西面海域,也漂泊着10艘装满石油的大型油船。通过这20艘油船共储存了523万千公升的石油。日本国家石油公司每年要花费12亿美元,用来租借及操作这20艘大油轮。
陆上储存则分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储油主要采用地面油罐方式。目前日本民间企业的石油储备主要采用这种方式。地下储存则采用基岩水封式储油法。这种方法主要在地下水位以下30—40米深的地下岩层建设隧洞式储油槽,把石油灌进去,利用水压防止漏油。日本正在采用这种方法在爱媛县菊间町建设地下储油库。计划在地下90米的花岗岩的基岩上凿成宽15米、高20米、长100米的隧道,可储存2.5万千公升的石油。基岩水封式储油法是北欧首创的。日本采用这种方式储油还刚刚开始,规模也不大,但它却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