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春阳融融新枝绿——记东风市场五芳斋饭店服务员马桂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5
第8版()
专栏:

春阳融融新枝绿
——记东风市场五芳斋饭店服务员马桂芝
解波
正午时分,你跨进北京东风市场五芳斋饭店,就会看到,端茶送饭的服务员如织梭、似流星,穿行在熙熙攘攘的顾客丛中。你可知道,一个优秀服务员,每天的行程长达40公里,可见,若想天天、月月、年年保持优秀的服务水平,需要付出多么艰辛的劳动!而服务标兵马桂芝同志,四年之内,获得顾客书面表扬意见二万五千多条。
那么,她是怎样做到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呢?
1974年,刚满20周岁的马桂芝来饭店报到。好热闹的地方,碗、筷、盆、碟成天叮叮当当地响着。这声音多象做铁工的父亲在叮咛着自己:“要好好干,不要挑三拣四。”她不声不响、勤勤恳恳地忙碌着,不知为什么,总有照顾不周的地方。姑娘有些苦恼了。饭店党组织关注着每个新来的年轻人,及时请老师傅教她熟悉业务,语重心长地教育她,要把顾客当作自己的亲人。
“亲人”,小马揣摩这个词的分量!她五岁随父母由山东来到北京房山,从小帮队里捡麦穗,初中毕业后还捏了两年锄把子。村里人把这家外来户当亲人相待,小伙伴们陪她游戏认字,大婶大娘们爱她、疼她,看着她长大。她忘不了那热腾腾的山乡,想起了乡里乡亲,心里甜丝丝的。
对啊,就是要用这种热劲和甜劲来接待顾客。从此,小马对顾客进门递杯水,饭后送碗汤,大爷大娘叫得亲亲热热。有次她劳累了一天,刚要下班,看到一位农村老大娘在门口张望。原来,大娘进城看闺女,走得又乏又饿,想要碗水就着吃点干粮。小马把大娘搀扶进饭店,帮她把自带的干粮蒸软,又端上一碗饺子汤。大娘拉着小马的手,直念叨:“你真象俺的亲闺女。”
在党组织的关怀和教育下,小马更加热情向上了。1976年9月她含着热泪递上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决心以实际行动继承毛泽东主席的遗志。信念就是力量。憨厚的姑娘变得越来越聪颖灵巧、勤快机敏。顾客腹疼,她去副食店买来红糖冲姜汤水;顾客偏食,她到内部食堂买窝头待客。对订菜贪多的顾客,她分批上菜,好让顾客饱餐后自动退菜,避免浪费;对粗心大意的顾客,她帮着照看提包衣服,甚至还抓到过三个骗子……
不料,就在她顺利前进的时候,她的大弟弟半身瘫痪,父亲病危,母亲也忧劳成疾。怎么办呢?病人要照顾,家务要料理,班,还得上呀。唉!为什么一个身子不能掰成几瓣来用?姑娘呵!不要慌乱。你毕竟生活在五星红旗飘拂的大地上,党组织派来了人,帮她分担困难,还把补助金送到她家里,把温暖送到她心上:“小马,情绪烦躁的时候,更要注意服务质量。”多么及时的提醒。果然,在她父亲去世后不久,饭店里来了位顾客,硬说她端来的热饺子又凉又生。小马委屈的泪珠闪闪欲坠,预防针生效了,党的温暖化成了小马对顾客的热诚,赤诚的心意又象电波传递到了顾客身上,等她重新端来回过锅的饺子时,那位顾客羞惭地低下了头。
决心前进的人就会迈出坚实的脚步。1977年马桂芝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8年加入党的队伍,1979年成了全市和全国青年新长征突击手,1980年又是服务标兵。在荣誉面前,党组织又不断教育她戒骄戒躁,她也没有辜负党的期望。婚嫁生育,是女青年成长必须逾越的关隘,然而她没因为谈恋爱误过一次班,还主动放弃了合法的半年产假休息。她不屑于把精力消耗在舒适小巢的构筑中,而甘愿把青春献给为人民服务的大业。
在五芳斋饭店,马桂芝并不是一枝独秀,在她身旁,有一批优秀的服务员在你追我赶,象王秀芳、王香令、李洁云等等。
有两位海拉尔电机厂的顾客在意见本上留下了这样的评语:“全北京市的服务态度都象你单位这样,该多么好啊!希望你们的青年教育工作经验能在北京市全面开花结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