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在调整中办好社队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6
第1版()
专栏:社论

在调整中办好社队企业
在当前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社队企业怎么办?这是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都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两三年来,社队企业经过调整,企业数有所减少,但总收入有所增加。1980年底,全国有社队企业143万个,从业人员3,050万人,总收入614亿元,比1979年增长22%,创造的收入占农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经济总收入的34%。这一年,社队企业的利润,用于支农的资金22.6亿元,向国家交纳税金25.6亿元。实践证明,社队企业能够拾遗补缺,充分利用和发展地方资源;能够广开就业门路,就地安排剩余劳动力;能够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在我国目前条件下,以社队企业的利润补贴和支持农业,已经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对于维持和扩大农业生产建设,举足轻重;在发展商品生产,活跃市场,满足城乡人民需要,扩大出口,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改变农村和农业的经济结构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社队企业的发展,和八亿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它已经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方向。我们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认识办社队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下去,办得更好。
社队企业的发展,总的来说,成绩很大,同时,问题也不少。主要是一些地方的某些行业盲目发展,不注意发挥经济效益;积累比例偏大,生产队和社员得到的经济利益偏少;经营管理混乱,不正之风比较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社队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在经济调整中进一步认真整顿。
发展社队企业要克服盲目性,树立全局观念,处理好同现有大工业的关系。多年来,作为工业原料的农副产品都由国家收购,运到远离产地的城市去加工。有些是不经济,不合理,不利于农业资源的自然循环,需要改变。但这种作法是历史长期形成的,涉及的方面较多,目前只能逐步地稳妥地进行改变改革,不能操之过急。当前,为了促进城市和社队的农产品加工业都能发展,有些地方对农副产品的收购逐项规定了基数,实行收购合同制,完成基数或合同规定的任务后的剩余产品,按国务院有关规定,有的还要卖给国家,有的则允许社队自行加工和销售;有的地方采取同国营企业实行经济联合的办法,交国营企业加工后返还产品或利润。试行这些办法,对国营企业和社队企业双方都是有利的。社队企业经营的项目,要在服从全局的前提下,兼顾国营企业和大集体企业的利益;三者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统筹安排,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因地制宜,发挥社队企业的积极作用,限制消极因素。今后,凡是国营企业加工能力有剩余的,社队就不要办同类企业;凡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宜于农村加工的,国家一般也不再在城市建设新厂,着重扶助社队发展这方面的加工业。为了鼓励社队企业发展原料,促进农村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的发展,对社队企业自办的种植业、养殖业基地,可不计征购任务,允许自产自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过去对农村经济统得过死的经验教训,给了农民两大权利,一个叫自主权,另一个叫加工权。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凡是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我们应当有步骤地实现这项搞活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
广大社员是社队企业的主人,要把社队企业办成真正是农民的企业。当前,有些社队企业办成了大队、公社的“官办”企业,广大社员对企业不能当家作主,经济上得不到应有的利益;还有少数企业存在着不正之风,有的甚至进行投机倒把、贪污盗窃等违法活动。这样的社队企业必须认真整顿。要坚持民主办企业、勤俭办企业的原则,民主选举企业的领导成员,严格财经纪律,实行财务民主,让社员群众参加监督管理。生产队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不准对生产队和社员搞平调。要正确处理积累和分配的关系,使广大社员从企业中得到收入,使生产队得到实惠。有些社队企业不给生产队和社员分配一定比例的利润,是不对的。
社队企业还要坚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基础,以消费品生产和服务行业为重点。我国地域辽阔,有山有水,资源丰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潜力很大,目前还有大量的农副产品没有加工利用起来,社队企业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社队还可以根据需要和资源条件,适当发展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建筑材料工业、运输、供销和其他加工业,尤其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把剩余劳动力充分组织和利用起来。
近年来,各地开始兴办各种形式的联合企业,这是扬长补短的一条好经验。社队企业可以互相联合;可以同国营企业、大集体企业或有关部门联合,建立专业公司,实行专业管理;可以同生产队联合,加强社队企业的群众基础,合理分配利润;也可以组织跨地区联营,加强区域间的联购联销、代购代销;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试办农工商联合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便于把社队企业纳入计划轨道,打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界限。这对发展国民经济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都有重大意义。
社队企业的特点是适应性强,灵活性大,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化主动地适应多方面的需要,但也容易产生某种盲目性。这就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加强领导,特别在当前经济调整时期,更要调查研究,具体解决。调整和整顿社队企业,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农村的安定团结,因此,态度要积极,步骤要稳妥。要组织力量,搞好当地资源、工业布局和市场需要的调查研究,结合国营企业和大集体企业,规划好社队企业的布点和经营项目。社队企业的发展要同小城镇的改造和建设结合起来,企业内部要搞好经济核算,认真实行按劳分配,注意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社队企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