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严峻的考验在后边——访国家男排领队孙志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6
第3版()
专栏:专访

严峻的考验在后边
——访国家男排领队孙志安
当人们在热烈地欢庆、评价我国排球健儿在世界杯排球赛亚洲区预赛中取得的胜利的时候,排球健儿们在想些什么呢?为此,我们访问了国家男子排球队领队孙志安同志。
我们走进孙志安同志的办公室时,他正在阅读全国各地群众寄给排球健儿的信件,他指着一捆一捆的群众来信说:“全国人民这样关怀我们,给我们增添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下半年的世界杯决赛,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
“决赛时中国男排可能会碰上哪些强队?”我们很关心地问道。
孙志安同志说:“我国男排的主要劲敌估计在欧洲。为什么这样说呢?决赛共有八个队参加。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已经定下来的四个队是:上届世界锦标赛冠军苏联队,亚军意大利队,东道国日本队和亚洲冠军中国队。另外四个队,估计代表欧洲区的队可能从波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三个队中产生;中北美区古巴队希望最大,但也不排除加拿大队或美国队出线的可能;南美区巴西队似乎是板上钉钉;非洲区埃及队和突尼斯队会有一争。”
这样看来,八个参加决赛的队中,欧洲队占了三席,而其中又以苏联队实力最为雄厚。中国队同苏联队交锋不多,但苏联队从1977年以来,连续获得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三个冠军,是世界公认的强队。这个队平均身高1米94,平均年龄27岁,队员技术全面,战术变化多,基本功比较好,占有网上优势,不仅高点强攻威胁大,快攻也能配套成龙,拦网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常常能直接得分。另一个欧洲强队意大利队。这个队有世界上身材最高(2米07)的扣球手,主要优势也在网上。中国队在世界锦标赛中就是由于输给意大利队,而未能进入前四名。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几个欧洲队的实力也相当强,无论哪个队出线,与中国队交锋都将是一场恶战。当然,说中国队主要对手在欧洲,也不是绝对的。因为象古巴队、日本队以及巴西队,也都是各有独特风格、实力雄厚的世界劲旅,与中国队水平不相上下。”
“中国队与欧洲队比,实力情况如何呢?”我们问。
孙志安同志给我们分析说:“中国男排目前不象女排那样既有速度又有高度。同欧洲队相比,中国队身高处于劣势,欧洲队平均身高一般要比中国队高4—5厘米。因此中国排球队在网上争夺就明显吃亏。在当今的比赛中,网上优势对胜败影响极大。特别是男队扣球力量重,不是你扣死我,就是我打死你,来回托救的情况是很少的。中国队防守,如果拦网顶不住欧洲队的进攻,将加重后排的压力,而中国队后排防守原来就比较薄弱。中国队的长处在于快攻好,变化多。但是,一旦一传被破坏,不能打出各种快速战术球,只好依靠四号位强攻时,很难突破欧洲队高墙一般的严密封网。这就是我们同欧洲队比较很不利的一面。”
听到这里,我们真有些为中国男排参加决赛的前景担心。孙志安同志笑了笑说:“当然,我们不能只看到困难和不利的一面,我们也有许多自己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我们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问题想得多一些,把形势的严重性告诉大家,正是为了使我们有个清醒的头脑,清楚的认识,以便认真地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扬我们之长,补我们之短。”
稍停片刻,孙志安同志强调说:“比赛水平反映了训练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杯的决赛现在就已经开始了。当前世界各国的训练就是比赛。不能相信一支平时训练质量不高,作风不硬的队伍,比赛时会取得好成绩。”
我们问:“中国男排下一阶段将主要抓些什么?”
孙志安同志回答说:“首先抓好队伍的组建。中国男排当前一个大问题是兵源不足,缺乏后备力量。这次香港预赛,中国队只去了十个人,其中还有两个伤病号,真有点让教练捉襟见肘,难以调兵遣将了。今年全国联赛一结束,就将从各队中挑选精兵强将组织队伍。
“第二,集训开始后,将狠抓全队的训练质量和战斗作风。现在距离决赛越来越近,我们在努力,别人也在努力,大家的训练时间都差不多,只有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训练质量,才能赶上和超过别人。
“第三,加强基本功训练。失误多少是一个队基本功扎实与否的标志,也是一个队成熟程度的反映。尽量减少失误,善于捕捉战机,这是排球取胜的重要手段。这次在香港的预赛中,暴露了我们这方面的缺陷。这是今后训练要加强的方面。”
孙志安同志最后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次中国男排对南朝鲜队开局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对手情况不清。因此,有针对性的充分做好赛前准备工作,加强情报收集是很重要的一环。当今世界排坛已打破了过去那种少数队称霸的局面,出现了多强争雄新时代。在强队林立、群雄竞争的新形势下,中国男排在征途中,除了要过欧洲关外,还要同日本以及拉美等不同流派打法较量,既要能对付欧洲式的重扣猛打,又要能对付亚洲式的快速多变。雄关漫道,困难不少。全国人民对排球队寄予很大期望,我们一定要发奋图强,刻苦训练,争取决赛阶段的新胜利。”
本报记者 陈兴贵 新闻研究生 刘小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