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彩笔绘深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6
第7版()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彩笔绘深情
本报记者 钟逢准 新华社记者 陈谋华
中国青年国画家林墉,今年4月应邀第二次访问巴基斯坦。抵巴前夕,伊斯兰堡一家英文报纸就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对画家作了详细介绍,还选登他1978年第一次访巴时的作品。
林墉的作品为什么能这样受到巴基斯坦人的欢迎?这首先是因为画家热爱巴基斯坦和它的人民。林墉说:“我很喜欢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风景美,人物美,人民的感情更优美。”他极其赞叹那险峻的开伯尔山口、斯瓦特山峰上的白雪、山谷里的春色和勤劳、尚武的巴丹人……。他透过一些平凡的事物,看到了巴基斯坦人的心灵美。他说,巴基斯坦人的服装,虽然简朴,但多数很鲜艳。在街道和公路上奔驰的公共汽车、带篷的载重卡车、出租的三轮摩托车,都装饰着五彩缤纷的图案。这表明巴基斯坦人既喜欢把自己打扮得美,也喜欢把环境打扮得美。
经过两次访问,画家对巴基斯坦人的性格,有了较深的了解。他认为,他们纯朴淳厚,感情真挚而涵蓄,富有东方民族的特点。因此,中巴两个民族的感情容易交流,产生共鸣。在这种交流和共鸣中产生的画幅,自然会得到巴基斯坦人民的赞赏。
林墉拿出1978年的访巴画集供我们欣赏。二十多幅画中,有两幅特别吸引我们的视线。其中一幅,题为《深深的怀念》,画面上有一棵枝干苍劲的乌桕树。树下默默地站着一个巴基斯坦男孩,留着浓厚而卷曲的头发,服装洁白,右手抚摸着树干,神态凝重。这幅画表达的是1976年1月的事。当时,周恩来总理逝世的噩耗晴天霹雳般传到了巴基斯坦。一个巴基斯坦少年来到伊斯兰堡的夏克巴利亚山上,在周总理1964年访巴时亲手栽种的桕树下志哀,请摄影师给他拍照,并说要把这张照片寄给邓颖超奶奶,让她知道:巴基斯坦青少年热爱周总理,永远怀念周总理。巴基斯坦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情意拨动了画家的心弦,他挥笔作了这幅情真意切的画。
另一幅的画题是:“呵!海浪”。画的是一群少女在海滨嬉戏,海滩上站着一位身穿白衣的中年妇女,神态恬静地凝视着汹涌澎湃的浪涛。一位巴基斯坦朋友曾问画家:“我常去卡拉奇海滨,为什么从未见过这样的情景?”画家解释说,他1978年到卡拉奇海滨时,见到一群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们好象是嬉戏在母亲的怀抱中。那蔚蓝色的大海,宛如慈祥的母亲,海湾就是母亲温柔的臂膀。身穿白衣,是显示母爱的纯洁——在巴基斯坦,白色象征纯洁。青年画家用他的彩笔绘出了巴基斯坦人的优美形象。难怪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尤纳斯先生对这幅画赞叹不已,他请林墉照样再画一幅挂在使馆的大厅里。
从事中巴友好活动多年的前巴中友协主席米尔扎先生,为林墉举行茶会,邀请了二十多名巴基斯坦艺术界人士参加,同中国画家交流经验。茶会上,林墉挥毫作了一幅画送给米尔扎先生作纪念。画面上是一朵盛开的牡丹,周围环以玫瑰和茉莉,花丛下是两只鸽子。在中国,牡丹列在百花的前茅;在巴基斯坦,玫瑰和茉莉最负盛名。画家用这幅画祝愿中巴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永远交织在一起,为保卫世界和平共同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