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几内亚比绍在寻找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6
第7版()
专栏:

几内亚比绍在寻找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
丁宝年
几内亚比绍在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的领导下,经过11年的民族解放武装斗争,于1974年底获得了独立。当时农村由于长期战乱,显得更加萧条;全国没有一个象样的工厂,工业产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5%;出口总额只等于进口总额的8%,经济结构脆弱,平均国民产值每人只有110美元,财政赤字严重。
建国六年来,几内亚比绍人民在几佛独立党的领导下,为清理殖民地废墟,恢复和发展经济,作了许多努力和尝试。成千上万在战争期间去邻国避难的农民回到了国家;一批为本国工业奠定初步基础的基建项目陆续上马;国家经济管理体系日渐完善;本国建设人材不断得到培养。
尽管六年的建设成就不小,但由于缺乏经验以及某些工作上的失误,经济建设的进展还不够理想,人民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不少基建项目上马前考虑不周,建成后或因原料没有着落,或因产品不对路而开工不足,经济效益差。遍布全国的国营“人民商店”管理混乱,经营不善,使城乡购销渠道受到影响,以致通货膨胀,商品匮乏,投机买卖盛行,黑市活动猖獗。尤其严重的是近几年来农业生产每况愈下,其中粮食减产幅度最大。去年竟缺粮七万吨,相当于常年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人民基本口粮得不到保证。据统计,六年来物价上涨200%以上,职工实际工资下降了50%多,人民对此极为不满。
去年11月,发生政变,成立了以总理维埃拉为首的革命委员会。
近半年来,革命委员会为寻找经济出路,摸索发展道路下了不少功夫。
首先,革命委员会从农业国这一国情出发,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增加农业投资。今年农忙季节开始前就派高级领导人到农村宣传,动员农民搞好今年的农业生产。农村发展部和贸易部的领导、技术人员也下乡调查,摸清农民开展生产面临的具体困难,研究鼓励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还决定调整工业和基建项目,对所有的工厂以及在建和拟建项目逐个审查,根据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经济效益决定取舍。据报道,革命委员会已打算关闭原材料完全靠进口、经济上得不偿失的汽车装配厂和塑料厂。对刚建成的现代化粮油加工厂,也因设计能力远远超过本国实际农业产量而准备着手处理。
政变后不久,革命委员会就下令清查“人民商店”等国营企业,整顿领导班子。新政府认为发挥私商的作用有利于当前经济发展,在办好“人民商店”的同时,应当发挥私人企业的积极性,以疏通商业渠道,改善市场供应。
政府还研究了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办法。几内亚比绍拥有西非首屈一指的渔场,发展渔业很有希望;全国领土90%是丛林地带,出口优质木材潜力较大;东部地区探明的铁钒土和磷酸盐矿品位较高,藏量也可观,这些都是发展经济的宝贵财富。最近,几内亚比绍还和美国一家公司签订合同,准备在沿海勘探石油,政府对此抱乐观态度。
革委会主要领导人在号召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地努力建设国家的同时,还欢迎向政府和领导人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鼓励人民群众帮助探讨国家经济前途的问题。
新政权在积极寻找发展民族经济道路的同时,还告诫人民要充分正视现实的困难,不要期望马上会出现什么经济发展奇迹,并要求人民发扬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通过自己的双手和艰苦的劳动,来克服当前的困难,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美好的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