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成熟的开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6
第8版()
专栏:剧评

成熟的开始
王佐良
《请君入瓮》一剧的上演,标志着中国在莎士比亚剧本的演出和翻译方面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这是因为它在莎翁作品中是一个难演的剧。它属于某些文学史家称为“深沉的喜剧”之列。要不是最后公爵发了善心,则完全可以变成悲剧,起码安哲罗是要被处死的。看来,莎士比亚是有意要表示处事不能单凭条文,而要根据常理和人情。最后几对人的结婚都有点勉强,因此幕布虽然在人为的欢乐声中降下,却在观众的心上留下了苦涩的味道。
这个剧有特殊的复杂性和令人困惑的地方。它在舞台上演出,对于同莎剧接触不多的中国观众就更困难了。
北京人艺演出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把这个难演的剧在短期排练之后搬上了北京的舞台,使观众受到剧情的吸引,精神始终是饱满的。这里,当然有英国导演、中国副导演和中国演员的功劳。以导演而论,我欣赏他的速度:全剧转换极快,干脆利落,因此一个情节曲折的五幕长剧不过两个多小时就演完了。以演员而论,演这样一个生疏的外国古代剧本,动作、说话都比较自然,舞台上并没有出现那种服装怪诞、姿势过火、完全公式化了的“西洋人”,因此观众才能更加注意剧情和人物性格,这也是我们演莎剧逐渐成熟的一个证明。
然而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实现,还依靠这剧有了一个适合舞台演出的新译本。过去,译莎剧的大多是文学家和学者,即使也考虑到演出的效果,却由于没有演剧经验而仍然只能译成供阅读用的本子。这使得不少人拿通常对待“文学名著”的态度去对待它们,只分析剧情的思想意义和文字技巧,而很少考虑到舞台和演出的情况。现在好了,我们有了一位精通英语的演员来译莎剧,台词译得出色,明白易晓,而又保持了莎翁原著的敏锐、机智、风趣,特别是伊莎白拉的大段说白和路奇欧的插科打诨听起来十分受用。莎翁的比喻、形象、颇为文学化的说法——如“象新婚少妇那样伸出双臂去拥抱死亡”——也都照样译过来,而观众好象还颇能接受,至少是不以为怪。
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如在念台词时,怎样区别莎翁的散文与“素体无韵诗”?在中国舞台上,怎样念莎翁的“素体无韵诗”才比较合适?等等,还可继续研究。《请君入瓮》一剧的演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表示中国人演莎剧走上了一个比较内行的阶段,这当中英国导演带来了伦敦演莎剧的老传统和新气象,译者英若诚同志提供了第一个能在中国舞台上演出的新译本,于是之同志和一些青年演员,把一个素称难演的外国剧本演得生动活泼,都是值得我们感谢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