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身残志坚的出纳员姚金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7
第2版()
专栏:实干家

身残志坚的出纳员姚金兰
湖北省新洲县城关轧花厂出纳员姚金兰,七年前在轧花厂当学徒工还不到一个月,一场意外的公伤事故使她失去了整条右臂,左手也只剩下了三个指头。这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少女,是一个多么残酷的打击啊!那时,痛苦与失望紧紧包围着姚金兰,她悲观得简直想要结束年方16岁的生命。这时候,轧花厂党、团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热情关怀和鼓励,使小姚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为她提供了精神的能源。姚金兰在伤口初愈后,便迈开了生活的坚定步伐……。
经过一年多的刻苦锻炼,姚金兰在生活上基本能够自理了。但是,对一个渴望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的人来说,怎么能坐吃社会主义呢?小姚向厂领导要求上班工作,于是被安排去办公室守电话机。没几天,她感到清闲的难受,就用三个指头的左手练习写字和打算盘。看着她那艰难的样子,有的同志劝她说:“算了吧,你是因公负伤,反正厂里要养你一辈子,何必自讨苦吃!”小姚答道:“练会写字,就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会使我感到十分的快乐。”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姚金兰终于可以用左手的残指自如地写字和打算盘了。
在姚金兰伤残两年后,即1976年8月,她担任了轧花厂的出纳员。接手工作后,困难又接踵而来。开挂锁时,锁身晃荡,钥匙很难插入锁孔,她就用腿帮忙;为了练习用一只手数钱,她就把废纸裁成各种票面大小,分别捆起来反复练习。很快,小姚就练出了一套数钱、开支票、记账目的独特方法。
姚金兰这位单臂姑娘心细手勤、工作认真负责。为了使账目不出差错,她坚持做到日清月结,每笔账都反复查核。如今,姚金兰担任出纳员已经四年零八个月了,她经手的现金达四十多万元,竟没出一分钱的差错。除了本职工作外,她兼顾青年团、妇女和计划生育等工作,还主动承担分送报刊、打扫环境卫生等勤杂活。这对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然而,对姚金兰这样严重伤残的人来说,确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她每写一个字、开一次锁、记一笔账、扫一次地,都要比健全的人多花上两倍、三倍的气力!
为了表彰姚金兰克服困难、积极工作的革命精神,1979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她“全国青年新长征突击
手”的光荣称号,湖北省、黄冈地区财贸系统也分别评选她为“先进工作者”。 本报记者 李成华
谷嘉旺(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