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鸡场的风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8
第4版()
专栏:

鸡场的风波
辽宁省新金县花儿山公社二道岭大队二道中队,最近就养鸡事业的经营展开了一场很有意义的讨论。
去年春天,这个生产队同县外贸部门签订合同,办了一处肉鸡场。生产队几个领导人鉴于以往的教训,决定把鸡场包给有养鸡经验的社员刘春枝,并规定:全年三茬4,000只鸡,队里供饲料,管防疫。纯收益四成归刘春枝,六成归生产队。
承包后,刘春枝把行李搬到鸡舍旁一间房子里,晚上每隔两小时起来给鸡添一次食,白乎乎的肉鸡一天一个样,才七十多天就出栏了。平均一只卖了五元四角钱,纯收入两元多,1,000只就是两千多元。按规定,刘春枝该得800元。
刘春枝乐了,可队里有些人吵翻了锅,说这样搞副业是肥了个人。队长顶不住,就把原来的四六分成改为纯收益一元钱记七分工,后来又要降为六分工。结果还没等第二茬鸡出栏,刘春枝就赌气不干了。队里只好另派了三名社员。由于没有经验,加上责任心不强,不长时间第三茬1,000只鸡雏就死掉了八百多只,倒赔了两千多元。
生产队干部总结了教训,重新和刘春枝订下了四六分成的包养合同,鸡场又兴隆起来。今年第一茬1,000只鸡又是只只膘满肉肥,现在每只已有五斤多重。
连积忠 宫晓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