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这个鸡场的兴衰说明了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8
第4版()
专栏:

这个鸡场的兴衰说明了什么?
社员刘春枝说:政策不变,才能放心大干
说心里话,现在党的政策真是对咱们社员的心思,可咱就怕下边变来变去。就说专业承包吧,虽然签订了合同,心里也还是不托底,因为不知几时就变了,这怎么能叫人放心大胆地去干呢?要叫我说,农村纠正“左”的影响,首先就应当纠纠这种随意乱变政策的坏毛病。
生产队长吕明深说:不能一叫就怕,一怕就变
民间有句不怎么样的流行话,说是“亲戚盼富,邻居盼穷”。这可能是小生产那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心理反映。这种思想很不利于党的政策的落实。比如有些人过去一块混粥喝混惯了,一看到哪个社员在承包中干出了成绩,冒了尖,就大嚷大叫,讲的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实际是这种“邻居盼穷”的心理反映。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当干部的就得分清是非,该支持的,再不能象过去那样,人家一叫就怕,一怕就变。
公社党委书记牟喜璞说: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刘春枝包养肉鸡,集体个人两得利,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非要搅黄它。等到死了鸡,赔了钱,再去请人家,这叫敬酒不吃吃罚酒。
这类事是很多的。往往都重复这个公式:签订承包合同——承包人干出了成绩,“冒了尖”——撕毁合同,另出新招儿——承包人撂挑子不干——损失严重——又去请承包人,再订合同。
须知这样来回“拉磨”的结果,不仅把集体“拉”穷了,更严重的是把党的政策的威信“拉”低了,把社员刚刚调动起来的干劲又“拉”下去了。(原载5月9日《辽宁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