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中国哲学史中走向唯心论的几种途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8
第5版()
专栏:报刊论文摘要

中国哲学史中走向唯心论的几种途径
张岂之
哲学史界探讨如何评价唯心论问题,其目的是为了将哲学史的研究质量提高一步,使之更有科学性,这并不是简单地硬要给唯心论戴上“进步”的帽子。我觉得,探讨历史上的唯心论,应具体分析某些唯心主义者是如何把认识的某一个方面夸大为“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从而走向错误的。因此本文想结合中国哲学史分析一下走向唯心论的途径,这对于正确评价唯心论也许是必要的。
“天人合一”——走向唯心论的途径之一。“天人合一”思想是西周时期“天命”论思想的延续。战国时期有些地主阶级思想家袭取了“天命”论的形式,并增添了若干新内容。孟子就是这样的一位思想代表。他认为扩充内心的善良,就会懂得人的本性。知道了人的本性,即可领悟“天命”。因此,保持人的善心,培养人的善性,就是正确对待“天命”的态度。孟子的这种“天人合一”思想是唯心的,后来封建社会里许多思想家都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在孟子看来,研究客观事物是次要的,首要的是向内心探求,发挥固有的善性,认识了“性”也就认识了“天”,作到了“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者的一条共同的论证途径。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的结果,便不可避免地要得出人的主观精神(“心”或“性”)是万物本原的唯心论的结论——“万物皆备于我”。
“天人感应”论是走向唯心论的又一条途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是什么关系?这个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论争的主要问题之一。唐代刘禹锡的《天论》指出了两种对立的看法:天道与人事无关的“自然之说”同天人感应的“阴骘之说”。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的主旨在于说明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以及封建社会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都是来自神性的
“天”,不可违反。这种顺天思想长期以来对人民起着严重的束缚作用。“天人感应”有两个理论基石:一、天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格神;二、天与人不同,天是主宰者,人是被主宰者。正因为如此,天人才能发生所谓的“感应”关系。唯物主义者批判这种神学说教,就不得不从理论上回答这个问题,这样便推动了唯物主义的发展。到了中唐时期,天人关系问题上的论争进入了高潮,刘禹锡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强调“人诚务胜乎天”(《天论》),这才比较全面地回答了自然界与社会界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问题。从此,天人关系问题上的论争基本上告一段落。
“理一分殊”、“心外无理”都是走向唯心论的途径。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界产生了理学或道学。在程颢和程颐的思想体系里,“理”有时又被认为是“天理”。“天理”指封建道德和封建统治秩序,即君尊臣卑、三纲五常之类。二程说“天理”是先天的,人人皆有,它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何异矣!”他们再三论述
“天理”乃是人们行动的规范,是不能违反的,并且要以“天理”来统率万事万物及其自然之理。这样,“理”便不是从万物中抽绎出来的规律,而是先于自然万物的“天理”。一切事物都是按照“天理”的规定而生成和运动。“天理”成为二程唯心论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石。
南宋时期,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这里所说的一理和万物的关系,就是所谓“理一分殊”的关系。世界上的事物纷然杂陈,千差万别,何以见得它们是“一理之流行”?他以“月印万川”之喻加以佐证。月亮只有一个,然而它照在江海湖泽之中,便成了千千万万个月,故世界上纷然杂陈的事物都是“理”的体现。从这里可以看出,“理一分殊”是对一般与个别关系的颠倒和曲解,把“理”夸大成为一个凌驾万物之上,又主宰万物的精神实体。朱熹沿着“理一分殊”的途径,走向客观唯心论。
“心学派”的代表是南宋陆象山和明代王守仁,他们则沿着“心外无理”这条途径走向唯心论。
陆象山把“心”当成是脱离客观物质存在的东西,得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主观唯心论结论。
王守仁哲学体系的核心是“致良知”,这实际是以“良知”吞并客观世界,并把它当成了万物发生的根源。
上面我们考察了中国哲学史中走向唯心论的几条途径。不可否认的一个客观事实是:中国哲学史既有唯心论传统,也有唯物论传统,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正确地评价唯心论,并不是要把唯物论从中国哲学史中勾销掉。根据恩格斯提出的以思想家们如何回答存在与思维何者为第一性来划分唯物和唯心,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运用中,经过长期检验,可以看出这样的标准是科学的,尽管在运用中要注意一定的范围,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的错误。如果不是这样,而以思想家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思想作为划分的标准,许多历史的和现实的问题都将难以得到正确的解决。当然,标准并不能代替具体分析。哲学史上的唯物论和唯心论表现出极其复杂的情况:有的哲学家可能在这一类问题上持唯物观点,而在另一类问题上持唯心观点;他早期思想可能是唯物论,晚期是唯心论等等。仔细地分析唯心论为什么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以及它是怎样把人们认识的某个方面作了片面的夸大,从而产生了认识上的直线性的凝固化,这是我们研究哲学史的任务之一。
(摘自《人文杂志》1981年第2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