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下决心解决科研体制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9
第3版()
专栏:

下决心解决科研体制问题
王葆仁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所长、研究员)、苏元复委员(华东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钱保功委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副所长、研究员)认为,解决体制问题有时比解决技术问题还难。有些项目找不到主管单位,互相推托,给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例如钨的提炼,冶金部交给一个厂,让厂里去协调有关单位的研究工作,厂里生产任务重,哪能行?现在我国需要的钨丝靠进口,每吨一千万美元,而我们却出口钨砂,每吨只卖一千美元。我国的钨砂矿品位比英国等国家的品位高得多,把这样好的钨砂出口真是太可惜了。苏元复委员说,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心里就不好受。难道我们化学的、化工的、冶金的力量就不能协同作战,解决这个问题吗?
郭可信委员(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副院长、研究员)说,解决体制问题是个难题。现在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认识到并决心解决这个难题,是非常可喜的。最近我陪瑞典一个代表团到外地去参观。他们对我们的一些技术赞不绝口,要买我们的技术。可见我们有些技术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推广,使科研成果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这就涉及到一个财政制度问题。今后的经费使用是不是可以灵活一点,允许向银行贷款,有什么好的成果需要推广,有什么好的课题需要研究,谁都可以向国家申请给予支持,当然这要经过同行评议。
柯召委员(四川大学副校长、教授)说,解决上层建筑的改革比解决技术问题更困难,但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实现“四化”是困难的。中国人不笨,到国外去,往往比一些外国人高明,出成果也快。回国后,就逐渐不如在国外。原因很多,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大锅饭”。“大锅饭”不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很有改革的必要。把吃“大锅饭”改变为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发展科学,振兴中华就大有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