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三山”来的姐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9
第8版()
专栏:晨光短笛

“三山”来的姐妹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朝鲜族学员 金珠玉
我晚来了几天,跟在老师的身后,有些腼腆地向两位异族女同学介绍了自己。
走在前面的一位长辫子姑娘立刻向我伸出手:“我叫杨阿洛,彝族人。”我笑着问:“从凉山来?”她使劲地点了点头。凭我的直觉,我断定她是性格开朗、活泼热情的姑娘,不同于一直微笑地站在一边的那位同学。果然,她从阿洛身后走来,矜持地握住我的手,亲切地说:“我叫德吉措姆,藏族人。”阿洛又告诉我藏语的“德吉措姆”翻译成汉语,就是“幸福的仙女”的意思。我不由得又看了一眼德吉,真的,看来比我和阿洛都年长的德吉,每一个笑容里都好象深藏着幸福的思考。
“吃吧。”真诚的阿洛刚把我引进门,就抱着一袋糖果和瓜子放在我面前,而德吉措姆却不声不响地端过一杯刚沏好的热茶,轻声地对我说:“喝茶啦!”
为了不负她们的盛情,我急忙把阿洛递到我手里的糖放进嘴里,当我端起茶水时,阿洛突然笑了起来。我和德吉都疑惑地望着她。“你很象……”她一指我说。我不解其意,忙问道:“象?象什么?”她转向德吉措姆,“很象电影里的朝鲜族姑娘”。我脸红了,而她们却会意地笑起来。
为了避开再谈到我,我急忙打断她们的笑声,向阿洛问道:“凉山很美吗?”阿洛自豪地说:“凉山美噢!有山有水,四季如春!而且,彝族人很是好客,如果从远方到彝家做客,不管是什么日子,都要杀牛宰羊,热闹一番呢!”说完,她再三地邀请我去凉山做客。
为了能让德吉措姆讲一讲她的拉萨,我试探地说:“离北京不远的承德,有一座模仿拉萨‘布达拉宫’的佛寺,人们都称它是‘小布达拉宫’,不知是不是很象?”也许是不适应平原气候,她的眼睛有些倦意,但是她仍旧兴致勃勃地拿出一块牛肉干,盛情地请我们吃,并且给我讲起拉萨城,拉萨的风景和习俗,并说,“尽管已近五月,可是从飞机上往下看,喜马拉雅山积雪未化,连绵起伏,一直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她说完了,象是余兴未尽,出现了片刻沉默。我不禁下意识地一怔,那么该轮到我说了?我又本能地腼腆起来……
讲什么呢?我知道自己是很不会说话的,可是现在,应该讲一讲自己的故乡才好。讲长白山的瀑布?讲盛开的金达莱花?讲奔腾不息的海兰江?……但我只是说了一句:“我们是‘三山’来的姐妹!”
是呵,“喜马拉雅山——大凉山——长白山——北京”来自祖国南北边陲,相聚在北京,怎么能说尽对自己故乡的热爱?!怎么能说够对祖国山河的向往?!
我们的祖国美着哩!我们的民族好着哩!我们要说的话多着哩!
我们不仅要说,还要写——写我们的土地,写我们的高山,写我们的家乡,写我们的亲爱的祖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