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稳定经济的中期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22
第7版()
专栏:贝尔格莱德通讯

稳定经济的中期计划
本报记者 黄炳钧
南斯拉夫联邦议会共和国、自治省院前些时候通过了1981—1985年全国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从而完成了长达四年的计划起草、协议、审定的工作。这次通过的战后第八个中期计划是旨在实现经济稳定的中期计划。
南斯拉夫在较短的时期内发展成为一个中等发达的国家,它的发展速度在欧洲国家中名列前茅。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经济不稳定的因素,最近几年来表现尤为明显。久拉诺维奇主席在联邦议会上谈到经济不稳定的原因时,指出了三个方面存在的严重比例失调,即经济结构的比例失调、各种消费同收入之间的比例失调和全国的支付逆差。
经济结构的比例失调首先是指加工工业和原料工业之间的比例失调。前些年,国际市场上原油充足,原材料便宜,贷款条件优惠。南斯拉夫利用这些条件迅速发展了加工工业。可是基础工业不仅没有跟上,反而有所削弱。1973年以来,原油价格暴涨,带动各种原材料的涨价。给南斯拉夫经济造成很大困难。这时,南斯拉夫经济发展的速度依然很高,投资额不断增加,1979年占社会产值的35.5%。超过积累的部分靠借外债,以致国外信贷占总投资额的16.4%。除投资消费过大外,一般消费(指国家行政和国防预算等开支)、共同消费(指科、教、文、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开支),也超过了实际可能,形成积累和消费比例的失调。因此,国际收支逆差1979年高达37亿美元,1980年压至23亿,而通货膨胀率却达到39%。
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制定的新五年计划,首先是要解决经济结构方面的比例失调。计划规定,今后五年的发展速度将放慢,社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4.5%,工业产值增长5%。这可能是历次计划中速度最低的。计划规定投资额每年平均增长1.5%,也是第一次低于社会产值的增长率。在放慢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将资金用于发展有助于克服经济结构比例失调的部门。本国的能源将得到优先发展,而且确定以发展煤炭和水力为主。南斯拉夫煤炭储藏量约为250亿吨,水力资源极为丰富,每年可发电60亿度。今后五年投资3,350亿第纳尔,主要将用来发展煤炭工业,建设新的水电站,进一步发展石油工业。
预计今后五年内农业生产将有迅速发展。农业投资为1,550亿第纳尔,占经济投资总额的9.6%,规定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5%,而上个五年实际增长仅1.6%。因此这将是一项最困难的任务。近年来农业投资计划没有完成,80万公顷土地没有耕种,粮食缺乏,成为食品涨价的重要因素,去年仅进口小麦花了10亿美元。新中期计划规定到1985年南斯拉夫要生产600万吨小麦、1,200万吨玉米,做到粮食自给,而且使粮食出口增长三倍,让“粮食成为南斯拉夫的石油”。
由此可见,经济稳定政策一项重要内容是在发展经济中更加强调自力更生,强调利用本国的人力、物力、设备和自然资源,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为此,要求在今后五年内使商品和劳务的出口每年平均增长8%。在增加出口的同时,准备改变出口的结构。南斯拉夫至今出口的60%还是本国也需要的原材料,之所以要出口是为了换取石油等更加需要的原材料。今后主要将出口机械设备、船只、木材、纺织、化工等工业产品。进口将大大减少,实际年增长率仅1.1%。今年进口的原材料将占总进口额的81%,严格地控制消费品的进口。南斯拉夫目前借外债170亿美元,以后每年要减少1%。通过这些途径,再加上发展旅游业等,使外汇收支逐渐平衡。
五年计划还规定了社会发展的任务。南斯拉夫报刊把自治和稳定并列为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社会发展方面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放慢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上个五年,生活水平实际每年平均提高5.1%,而这个五年只规定为2.7%,就业增长率相应降低,但每年仍增长2.5%。
中期计划指出了南斯拉夫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整个发展的基础。目前实行的“自治计划体制”中,市场经济仍起主要作用,但同时也强调社会计划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新中期计划的通过再次证明南斯拉夫完全能够就一些非常复杂和重大的问题经过协商而顺利地达成协议,也完全有力量克服经济中的困难和弱点,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