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斥“小节无害”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22
第8版()
专栏:

斥“小节无害”论
建群
3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的短文《要从点滴做起》,提出了一个并非不重要的问题:“在小节上不加检点,往往就会导致大节上的差错。”我以为这话很有针对性。
“在小节上不加检点”,古人称做“不拘小节”。这个成语虽然常常被用来评价某个人物,但其含义却不很明确,说不上是褒还是贬。例如,《隋书·杨素传》中说:“(杨)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单从字面上看,这里所说的不拘生活小事,似乎不但算不得什么缺点,甚至还应当认为是某种优点的“副产品”。历代的一些将相名士者流,竞相以“不拘小节”自诩,似乎这是“有大志”者必备的某种“风度”。但是他们忘记了一个事实:那个“不拘小节”的杨素,乃是隋代的一个有名的佞臣。
无独有偶。1966年10月,林彪也发表了一通关于“小节”、“大节”的讲话。他指责说,“注重小节”就是“迷失政治方向”,提出“我们的干部政策,要注重大节”。正是借着这项所谓的“干部政策”,林彪把他的那些死党一个个地提携到党和军队的高位上。林彪荒谬地把一个人的“大节”和“小节”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历史却无情地证明了:林彪及其死党们的“大节”和“小节”原本是统一的;他们不仅是一伙野心家、阴谋家,而且个个生活腐化,道德败坏。
当然,林彪的“小节无害”论,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中国的历史上,常有一些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鼓吹“不守小节”或“不拘小节”,细细考究起来,他们有的是为着实现争夺统治权的野心,有的是为了掩盖其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禄的丑行,便以“不拘小节”之类的借口,为自己辩解开脱。
回顾一下历代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如何玩弄“小节”一词的,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清林彪之流鼓吹“小节无害”的反动实质。在我们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还有必要继续对这一谬论进行批判。这是因为,它的流毒所及,使我们有的少数同志常常不屑于检点自己的“小节”,其结果是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还有一些青年同志不能分辨是非,以“不拘小节”为美,甚至还以“小耻”为荣。各种不正之风所以至今仍有市场,“小节无害”论的流毒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
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者说来,世界观应当是一元化的。也就是说,他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原则性、道德品行、纪律性、生活作风等等,都应当是统一的。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彭德怀等许许多多老一辈革命家们,就是我们的杰出榜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