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要鼓励边远地区科技事业的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23
第3版()
专栏:群言堂

要鼓励边远地区科技事业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所长 施雅风
我国边疆建设在建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目前边远地区的科技事业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同沿海和内地之间的差距也拉大了。建议赶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改善边远地区的科技工作条件;同时加强对边远地区科技事业的宣传报道,鼓励科技人员到边远地区工作,增加大学生的分配名额和研究生的招收名额,改善边远地区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等。
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无论沿海、内地,还是边远地区,都亟待加强。但相对说来,边远地区的科技事业困难较多,如不及早采取措施,不但难以发展,甚至难以维持。
我国边远地区大体包括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云南、贵州等省区以及四川、陕西的部分地区,占我国领土的60%以上,人口一亿左右。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但青藏高原高寒缺氧,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文化落后,自然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建国以来,一批批沿海、内地的科学家、工程师、青年科技人员和大专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怀抱着建设边疆的强烈愿望,奔赴西北、西南等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他们披荆斩棘,在荒原上建立起工业、农业、交通、资源勘探、气象、水文观测和基础科学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沿海、内地的许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也派出考察队到边远地区工作。我国边疆建设在建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分不开的。
但是,由于长期“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和十年浩劫,边远地区科技工作遇到了格外严重的破坏,同沿海、内地之间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一些政策问题和实际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例如:对边远地区科技人员一些应有的待遇(如边疆津贴等)过早地被取消,再加上知识分子政策落实普遍不好,生活和工作条件太差,以致相当数量科技人员不能安心工作,出现了严重的人才内流现象。特别可虑的是,原有科技人员逐渐年老,许多年轻人不愿到边远地区工作,新的力量接替补充不上,很多科技单位人员质量急剧下降,用不了几年,这些单位,就将成为空架子,承担不了什么重要任务了。这势必严重影响边远地区的生产建设和边防的巩固。全国科学大会以后,边远地区科技工作有所改善,一些比较先进的单位,人员思想稳定,工作有起色,冰川、沙漠、青藏高原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很受重视。但是就边远地区科技工作整体来说,还没有根本扭转下降局面,特别是高质量科技人员的补充问题更为突出。
为了加快我国广大边远地区的开发,改善边疆人民的生活,减轻沿海、内地的人口压力,必须大力加强和发展边远地区的科学技术事业。针对目前许多边远地区的科技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不少科技人员要求调离,一些科研机构要求迁离原地的严重情况,当务之急,是国家要赶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改善边远地区的科技工作条件,鼓励那里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此,我提出下列具体建议:
一、在宣传报道中,要鼓励科技人员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建设伟大的祖国到边远地区工作,加强对边远地区科技事业发展和建设成就的报道。要大力表彰长期在边远地区工作的同志,不光是宣传少量的老科学家,还应宣传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员,因为他们是那里的主力。要正确地宣传科研工作必须接近研究对象,例如,在北京、上海就无法了解冰川、冻土的研究情况。边远地区的研究内容又极其丰富,英雄大有用武之地。要鼓舞青年一代与大自然斗争的精神,树立到边远地区工作光荣、前程远大的思想。
二、增加对边远地区科研机构大学生的分配数量和研究生招生名额,这是当前克服人员老化、后继乏人的关键措施。按中国科学院的情况,如果对边远地区大学生的分配能够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水平,边远地区的研究所就可以很快得到加强。
三、鼓励内地,特别是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研究所、大学的科技人员到边远地区兼职,承担科研任务,讲学,协助培训人员。目前,京、沪等地的研究所和大学人才过于集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边远地区人才奇缺,他们到那里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创造条件,吸收一些外国学者到边远地区参加研究工作。例如,我国是世界上山地冰川最多的国家,而日本、英国和西德等国没有冰川,冰川研究人才过剩,这些国家都提出与我国联合考察冰川。可以考虑聘请少量有真才实学又愿热心帮助我们工作的外国学者,较长期的来华工作,重点在建立某些我们目前还是空白或薄弱的学科。
五、对边远地区科技机构所需的仪器,优先给予配备,基建指标给予照顾,经费适当增加,使边远地区的科技工作条件,同京、沪内地不致差距过大。
六、在高寒缺氧和沙漠缺水地区进行野外工作的人,体力消耗很大,并有一些特殊的疾病,因此,对他们必须有适当的劳动保护措施。现在的问题是一般的野外科研工作的补助偏低,妨碍了许多科技人员去野外工作的积极性。建议对海拔四千米以上高寒缺氧山区的调查考察人员,采用登山科学考察的补助标准,低于四千米的,采用地质部门的补助标准;参加考察工作四至六个月的,应有一个月的休养期,八个月以上的有两个月的休养期,借以恢复体力。
七、对在边远地区长期工作的科技人员,应给予较高的工资待遇或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使其实际生活水平可略高于同级别的沿海、内地工作人员,以鼓励他们在边远地区安心工作。
八、从内地到边远地区工作多年的科技人员,如已体弱、多病,确不宜在该地工作的,组织上应照顾他们,调回内地工作。对年老退休的人员,可退休回内地。
九、建议国家科委制定边远地区科技发展规划,订出具体措施,统筹安排边远地区的科技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