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我看红茶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28
第3版()
专栏:科学知识

我看红茶菌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所长 刘震
近年,国内外一些单位和个人对红茶菌的家庭培养以及工业化生产,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少报纸、杂志、电台也对红茶菌的历史、制作,特别是对一些疾病的疗效,作了大量的报道。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红茶菌是饮料,还是药?
就目前研究所知,红茶菌是膜醋酸菌和酵母菌的共生体。是一种微生物发酵饮料。我们研制的红茶菌,经检测,红茶菌膜和菌液中没有致病菌的存在,符合卫生标准;红茶菌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及有机酸等营养物质,比目前市场上配制出售的汽水、酸梅汤等饮料的营养价值高些,对人体更有益。所含有的有机酸类,进入人体内,有清肠理胃、帮助消化的作用。由此,一些科学家分析认为,红茶菌能促进新陈代谢,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作用,称之为“健康饮料”,并有向疗效食品发展的趋势。但是它毕竟不是药,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药与食品(包括疗效食品)、饮料,有明显的区别。药是针对人体的某些病患,提供某些药效成份,是治病的。食品和饮料是提供人体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营养素,以满足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需要的。一种新药投放市场,需要做上百个病例的实验,以确定其有效性;而一种新食品和饮料投放市场,只需要防疫站检验,达到卫生指标,并进行毒理实验,证明无毒就可以了。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红茶菌的情况看,都是以作饮料为研究目的的,还没见到饮用后治疗某些病的正式报告。可见,红茶菌根本不能称之为“药”。
现在有一些人饮用红茶菌,感到对身体有好处,某些病人饮用,感到对一些病有疗效。这些患者的反映,可能是事实,但也有患有同样疾病饮用后不见效果的不少实例。一些专家和学者从一些见闻和事实出发进行的理论上的分析,发表一些观点,在学术上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个人粗浅的看法是:实例只能说明部分问题,不能说明本质问题,对本质的问题,应有大量的、确凿的科学依据。就目前的实验看,尚缺乏反复多次的实践和考验;在科学上还没有完全弄清红茶菌的机理及饮用后对人体如何发挥作用的道理;就是红茶菌中的有效成份及其含量,至今也没有完全搞清;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一些个别的事例,就推断由于对某些人的疾病有疗效,就以为对患有这种疾病的所有人都有效,并不是科学的态度。将个别病例,汇集起来,得出红茶菌可以医治几十种,乃至上百种疾病的结论,以为是包治百病的良药,还为时过早。自古以来,人们就追求一种包治百病、益寿延年的灵丹妙药,可是时至今日,谁也没有发明和发现这种药,这不过是一种渴望和幻想罢了。将红茶菌这种健康饮料,不切实际的说过头,不仅不利于红茶菌本身的研究和普及,对人民也是不负责任的。我认为,应当恢复红茶菌作为饮料的本来面目,把它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在目前已经形成了“红茶菌热”的情况下,尤为重要,绝不要把它药用化和神化。红茶菌具有有益无害的优越性,不仅可以解渴、解暑,还可以健身,治不了病也没有害处,从健身饮料这个角度看,红茶菌是有生命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