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一座不需要国家投资的“工厂”——记哈尔滨市“沙发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03
第3版()
专栏:

一座不需要国家投资的“工厂”
——记哈尔滨市“沙发街”
编者按:亲爱的读者,您听说过我们国家有不需要国家投资、不建设厂房、不设立任何领导机构而又秩序井然的工厂吗?假如没有听说过,那么,不妨读一读这篇报道。这种事——不要国家投资的事,有的是,只要我们的同志高抬贵手,赞助、提倡就行了。当然,有的事也要加以扶持,但所费不多,问题是领导同志要到群众中去调查,去与群众商量。
对哈尔滨市的这一经验,建议各地从实际出发加以研究和推广。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西侧,有一条狭窄的小街。这条街由于待业青年从事沙发生产而闻名哈尔滨市,人们都称它为“沙发街”。街道两旁普通的庭院式平房居住着44户居民,有待业青年48人。一年半前,这里是当地公安派出所警察注意的“重点”。有些青年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甚至发展到寻衅闹事,结伙斗殴。居住在这条街38号的退休女工王桂芝,耳闻目睹这种情景,十分担心刚刚走出校门在家待业的儿子走下坡路。一天,她和丈夫、老工人于兴隆一起,把儿子于登发叫到跟前说:“现在政府提倡开两扇门安排就业,个人自谋职业是政策允许的。我们打算让你学点木工手艺,先做做沙发,你看好吗?”儿子答应了。于是,父亲领着儿子求师学艺,于登发很快掌握了做沙发的技术。一个月后,第一对沙发做成了,于登发拿到市场上,不到半天,就以120元的价格卖出去了。这对沙发原料成本为60元,扣除上交市场管理费三元,实际得到了57元的劳动报酬。
于登发做沙发挣钱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开了,待业青年纷纷登门求教,一个个紧张地忙碌起来。有的购置工具,有的准备材料,有的拜师学艺,没到两个月,这条街上嘈杂的叫骂声再也听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各家各户传出来的锯木声和敲钉子的叮当声。44户居民,家家做起了沙发。
一个没有厂房、不需要国家投资、不设任何领导机构而秩序井然的“工厂”就这样出现了。
“工厂”有自己的门市部。这就是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为了搞活经济,去年新建的一个大型家具贸易市场。“沙发街”的人们每天运到这里出售的沙发,适销对路,成为供不应求的“热门货”。“沙发街”现在每月可做四百八十多对沙发,每月销售额四万元以上,扣除成本,每个待业青年每月的平均收入在150元以上。
薄利多销,这是“沙发街”的经营之道。一年多来,他们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从电影、画报、杂志等多种渠道收集沙发的新颖式样。同时,注意不断提高沙发的工艺水平。现在,他们已经能生产各式新颖别致、美观大方、色彩协调的简易沙发、全包单人沙发、双人沙发以及两用沙发。沙发的售价均低于国营家具商店的牌价,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待业青年有了职业,又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于登发做沙发不到一年半,随着收入的增加,先后购置了一台彩色电视机、一辆轻便摩托车以及录音机、手表等。和于登发一起从事做沙发的待业青年于立河,过去全家十口人仅靠父亲一人的收入维持生活,困难很多。自于立河兄妹三人一起从事做沙发后,家庭收入直线上升,生活大大改善,还新买了两辆自行车、三块手表、一台电视机、一台缝纫机和一辆手推车。于立河的父亲兴奋地对记者说:“政府的现行政策真好,我做梦也没想到家庭生活会变化得这么快。”
据统计,现在“沙发街”户户有存款,八户买了电视机,三户买了轻便摩托车,有的还买了缝纫机、自行车、录音机。待业青年人人带上了手表。记者看到有许多家的院子里堆放着建筑材料,人们正在准备修建新屋,改善居住条件。
“沙发街”的人当然也有难处。这就是做沙发的主要原料——木材不足。但黑龙江毕竟是木材之乡,一年多来,人们托亲靠友,也设法购买了不少木材,勉强维持了生产。最近,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杨易辰同志到这里进行调查,青年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杨易辰同志已与有关部门研究,决定今后供应一部分边角木材给这座“工厂”,以利于推动安置待业青年工作和满足市场需要,使个体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更好地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
本报记者 陈坚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