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杂交水稻为什么能够很快育成和推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06
第3版()
专栏:

杂交水稻为什么能够很快育成和推广
杂交水稻的研究探索性强,难度大。很多国家研究了几十年,均未育成强优组合用于生产。我国却能在比较短的期间内育成,并很快地大面积推广,其原因何在?它对发展我国的农业和农业科研,又有些什么启示呢?
有各级党政领导具体而细致的支持
杂交水稻从培育到推广,始终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科学事业的关怀与重视,它是在各级领导干部的组织指挥下进行的。
早在1966年,湖南黔阳农校教师袁隆平根据自己的观察与研究,首次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关于水稻雄性不育》的文章。此文虽短,却是我国谈论杂交水稻的第一篇。这点新的科学火花,引起了当时国家科委一位局长的重视,并致函湖南省科委和黔阳农校,请他们支持袁隆平这一有意义的试验。
1970年期间,当这项研究工作还没有显著进展的时候,各种议论纷纷向袁隆平等同志袭来,使得研究很难进行下去。就在这关键时刻,湖南省的领导把袁隆平请到省农业科技经验交流会上,给予鼓励;并将这项研究列入全省重点科研项目,成立协作组,由一名省委副书记负责,为这项研究撑了腰。1974年,湖南省农科院领导看到湖南新化县农科所一位劳模用72粒育成的杂交稻种长出来的稻子,棵棵生长繁茂,优势明显,便抓住这个苗头,将它移到长沙展出;并将很少的杂交种子分送给各县县委书记,要求每人种一亩试验田,观察杂种优势。为了给大面积推广创造条件,1974年冬,湖南省又收集了全省仅有的32斤不育系种子,进行繁殖。还先后组织了上万人的制种大军,冬战海南,春到湛江,秋赴南宁,边试验,边繁殖种子。到1976年春,不育系种子由32斤繁殖到150万斤,配制杂种250万斤。制种亩产量由起初的二三十斤提高到一百多斤。在杂交水稻研究的几个重要阶段,如“三系”尚未突破的1972年,刚开始小面积试种的1975年,许多领导同志都给予有力的支持,对这项研究的深入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74年冬,当试种刚开始,农林部及时召开会议,部署了试种推广工作,各省成立杂交水稻办公室,加强领导,培训大批技术人员,为扩大繁殖、制种和推广杂交水稻,做到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化肥给化肥,大力支持了这项工作。
有一支有志气、有胆略的科技队伍
六十年代中期,当袁隆平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正是许多国家经过了二三十年研究未获成功而争论不休之际。有的人得知袁隆平在开始这项研究,就说什么“三系三系,三代人搞不成器”,什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十年浩劫中,袁隆平不仅受到批判,连试验钵也被抄出当作资产阶级的坛坛罐罐砸碎;有的人还趁袁隆平等不在校之机,拔掉了他们试验田的全部秧苗,扔到井里,三天后袁隆平才从井里找到了漂浮着的五根秧苗。面对这种种打击,他坚定地说:“我搞科研为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要我放弃杂交水稻的研究绝对办不到!”其他参加并坚持杂交稻研究的科技人员,几乎都程度不同地蒙受着各种政治罪名,但也是不灰心、不气馁,坚持与各种保守思想斗。他们在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远缘杂交出现不亲和性中得到启发,果断地跳出了“籼稻与籼稻杂交”、“籼稻与粳稻杂交”等外国人的研究路子,决心从野生资源上寻找突破口。事业心在驱使着他们,袁隆平和他的助手李必湖等,风尘仆仆奔赴云南,找来野生稻,种到湖南没有成功,又不远千里奔到祖国的最南端海南岛去寻找。终于,李必湖在一片沼泽地里找到了雄性败育的普通野生稻,为杂交水稻的育成奠定了基础。他们多方进行调查研究,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才育成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有的科技人员原来身强力壮,最后弄得身体瘦削;有的连续九年没有回家过春节;有的几次延缓婚期;有的爱人生病也顾不上回去照料。正是这种献身科学的精神,使他们终于揭开了杂交水稻的奥秘。
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大协作
一个广泛而长时间的大协作,为加速杂交水稻的研究推广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972年春,农林部召开全国农林科技座谈会,把研究杂种水稻列为全国重点,并由中国农科院和湖南农科院负责,组织了全国大协作。在短短时间里,参加协作的单位猛增到十多个省市一百多个单位。中国农科院负责每年都召开一二次全国性的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在关键的几年,许多省、地、县每年都有几次会议部署这项研究工作。
这种大协作,能够及时分析研究工作的进程,确定主攻目标,制订协作计划,使单位之间步调一致,尽量少走弯路。
这种大协作,能作到一处有经验大家来借鉴。1970年发现“野败”后,湖南省很快将“野败”材料分送给省内外十多个单位进行杂交试验,为外省培训技术人员,使得研究工作在许多单位展开。仅仅过了一年多,江西利用湖南提供的材料和方法,首先培育出了不育系和保持系,接着湖南、福建等也培育出一批不育系和保持系。在攻克恢复系中,他们又相互协作,在广西首先测出强优恢复系不久,湖南、江西等省先后测出了一批强优恢复系。
这种大协作,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一些地、县农科所和生产部门或在繁殖制种上创造了新的办法,或在栽培技术上摸索出了新的措施;有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则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取得了成绩;气象部门从光温生态条件对杂交水稻生长发育及籽粒形成的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出了贡献。
正确的研究方法
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贯彻了深入生产实际,把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方针。他们在选育不育系时,就注意把“野败”的不育性状转移到我国矮秆水稻良种上,并选择柱头外露、异交率高的材料,使其适应我国水稻生产的要求。在选育恢复系中,他们除了注意必须具备的恢复条件外,还十分注意丰产性、抗病性和抗倒伏性等经济性状。一经三系配套就及时拿到生产中去检验,研究制种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创造条件。他们还以生产上的要求总结了一套栽培经验,良种良法一块推进。
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在杂交水稻的繁殖制种和栽培技术研究上起了重要作用。1974年后,各省为了研究繁殖制种技术都组织了以技术人员为骨干的数万人的群众队伍。实践证明,在杂交水稻的繁殖制种和栽培上采取专业人员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办法,是成功的经验。
本报通讯员 谢承桂 高历生
本报记者 何黄彪(附图片)
全国杂交水稻种植区域图(中国农科院绘)
中国杂交水稻引种国家示意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