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推荐《作家的童年》丛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06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推荐《作家的童年》丛书
凤礼
生活在今天的孩子们,当捧起一本文学读物的时候,一定会想:写书的作家们,小的时候是和我们一样的么?新蕾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作家的童年》丛书,就是为适应少年儿童的需要而编辑的。已经发行的第一辑《我的童年》,收录了郭沫若、老舍、丁玲、冰心、张天翼等九位作家的童年生活。
尽管每一位作家的童年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具有爱读书、爱学习、爱劳动和敢于反抗压迫的好的思想和品德。
郭沫若是在四岁半的时候开始读书的。他为什么那样早的发生了读书的好奇心呢?一方面是母亲的教育;
一方面是他自己对书的兴趣。“白日是读经,晚来是读诗”。到了小学的时候,郭老已将《史记》读过一遍了。升入中学以后,他又读了不少的外国翻译小说。这些,为他后来能写出那么多的书,打了基础。
老舍的一家,祖祖辈辈全是文盲,到他这一辈,哥哥姐姐也从没念过书。他知道自己念书不易,所以他从来不在衣着饮食娱乐上有什么要求,相反,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咬着牙发愤念书”。
书读得多,如果不独立地思考和消化,也不会成为写作的里手。这一点从小就要培养。丁玲在桃源省立女子第二师范念书的时候,各种功课都是得百分,只有语文和写字常常只有八十多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不愿抄书,都是写自己的话,联想丰富,文章则拉杂重叠,因此得分少,但那真正是她自己的东西。
在逆境中生活过来的作家,他们在童年时就培养起一种敢于反抗压迫的性格。杨沫出生在“书香门第”,但是在家里却象个孤儿,没有温暖,不时地遭到毒打。在这种逆境中她养成了不哭喊、不求饶的反抗性格。从家庭中的压迫,她又看到社会上的压迫,逐步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我们把这套丛书向广大的青少年读者推荐,是因为每一篇文章都如同味道鲜美的果实,能使读者从中体味出它的甘甜,从中得到营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