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橡胶工业的现状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8-11
第5版()
专栏:

  橡胶工业的现状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季崇威

橡胶工业在中国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几经兴衰,演变到现在,全国已有五百四十三家工厂(包括少数手工生产工场),三万四千余名职工,拥有相当大的生产能力,这是一个发展迅速,但却带着若干弱点和病态的新兴民族工业。
橡胶工业有几个特点:第一、橡胶制品的种类繁复,用途广大,从交通用的轮胎、工矿用的胶带、滚筒、水管、气管,到日常消费用的胶鞋、雨衣,以至医疗卫生、文教体育用品,到处都是它服务的范围。拿国内橡胶工业现有的制品来说,粗略统计,即达二百余种,而且正配合着各方面的需要,一天天增加着。第二、橡胶工业是综合性的化学工业,其中若干产品(如汽车、飞机的轮胎)的制造需要复杂的机器设备和比较高度的生产技术,但一般的日常消费用品(如胶鞋、文具等)所需的设备和技术却较简易,因此造成了若干小型工厂甚至手工作坊孕育滋长的条件。第三、橡胶工业的原料虽大部仰赖国外输入,但因过去主要原料生橡胶的价格比较低廉,所以在生产成品中所占比率不大(根据胶价业已上涨的本年五月间的统计,上海工厂布面胶鞋成本中,生胶所占比率不到百分之二十,力车外胎更仅占百分之十四左右)。直接工资在成本中所占比率亦小(胶鞋、车胎等制品直接工资在成本总额中所占比率均在百分之十以下)。各项成本根据技术、劳动条件及配料、品质的不同,伸缩性颇大,制造厂家易于获得丰厚的利润。第四、橡胶工业制品中,包括若干军用品如胶鞋等,常有大量定货,过去定货的对象和时间不甚均衡,往往集中于某时某地,而刺激了当时当地的橡胶工业“盲目”扩张。订货完成后又趋于萎缩。
由于这些特点,所以形成了橡胶工业在客观环境顺利时易于迅速蓬勃发展的条件。例如上海橡胶工业抗战前仅有二十二家,职工人数五、五四一人,碾胶机一五九部,每月轧胶能力为七六三·二吨。抗战期中虽产销衰退,大厂停顿,但小厂应时而起,厂数反增为三十三户,碾胶机为一九一台,每月轧胶能力为九一六·八吨,而职工人数则减为二、八八五人。抗战胜利后,因国民党低价外汇政策的刺激,家数突增至一○三户,职工人数一五、七○四人,碾胶机四九五台,轧胶能力每月增至二、○七七吨。解放后虽然遭受海口封锁、匪机轰炸、市场减缩等困难,但厂数设备及生产能力还是续有增加,到一九五○年五月止,厂数增到一七五户,碾胶机五二八部,每月最高轧胶能力达二、五三四·九六吨,职工人数则减为一三、二七六人。
解放后橡胶工业的发展重心渐向北移。如果说抗战胜利后一个阶段是上海橡胶工业的黄金时代,则解放后一个阶段却是天津和东北橡胶工业的黄金时代了。天津私营橡胶工厂在一九四九年一年中增设了三十三个新厂,恢复了八个旧厂,增加了工人六六七人。(现有公私营橡胶工厂八十六家,职工四、三八二名,碾胶机二七一台,每月轧胶能力一、一○三吨)。产量也逐月增加,在一九四九年三月到一九五○年三月一年中,天津各橡胶厂共产胶鞋三百九十五万双,自由车外胎五十九万二千条,而一九四七年全年仅产胶鞋七○万双,自由车外胎二十三万八千四百余条。
东北橡胶工业在沦陷时期仅有三十余厂(内二十一厂在沈阳),都为日人经营,直到八·一五后,才开设了有碾胶机设备的民营工厂十余家,但业务困难,每年只能开工四个月。东北解放后,橡胶制品需要激增,原料来源较畅,新厂陆续添设,一九四九年六月已增至七十余家,一九四九年秋后新厂更似雨后春笋,迄一九五○年五月,仅沈阳一地,已达二六五家(内国营十一厂,私营二五四厂),但除国营厂外,私营厂规模甚小,百分之七十都是手工业。
华北东北橡胶工业解放后的蓬勃发展是由于交通恢复,工矿修建及土改后农村购买力提高,市场扩大的结果。过去橡胶工业集中上海,现渐分布到这些重要工业城市,这是一种合理的发展趋向。但发展太快,也就带着浓厚的投机性和盲目性,扩充不必要的设备,造成若干产品(特别是胶鞋,力车胎等易于制造的产品)生产能力的过剩。且新厂大都资金薄弱,设备简陋,技术低下,甚至有以煤球炉,汽油桶充硫化器的,以致制品质劣不能耐用,不仅浪费原料,堕失信誉,而且自相挤轧,一遇挫折,即无法支持,如沈阳二百余家私营制胶鞋工厂,最近就因削价竞销,不敷成本而大部停顿。
重庆的橡胶厂,数月前亦因接到军区的大量定货而盲目扩充设备,招添工人,结果定货做完,即陷于生产能力过剩,无法处置的窘境。
根据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过去各地橡胶工业的发展是不正常不平衡的。在地域的分布上,全国所有橡胶工厂,都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沈阳等六七个沿海都市,其比重占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工厂的规模,大部分是小型的。产品性质,多以消费的生活资料为主,除国营厂制造交通工矿用品较多外,私营厂大半集中在日用品的生产上,如一九四九年全国国私营橡胶厂生产总值中,胶鞋一项即占百分之七四,力车胎占百分之二○·五,其他制品只占百分之五·五。应用于制造鞋类的橡胶原料,要占到生胶消耗总额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苏联和英美等国橡胶工业的重心都置于轮胎的制造,而我国则迄今仅有五家工厂能制汽车轮胎,其设备且以小型尺寸的为主,不合实际需要,尚待改进。

中国橡胶工业过去的发展既然孕含着许多弱点和病态,今天也就必然会遭遇若干的困难,目前主要的困难是市场和原料问题。
市场方面的问题是购买力无法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矛盾。由于过去无计划扩充而造成的庞大生产能力,在几种消费资料的产品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据最近统计:全国胶鞋的最高生产能力每月共达一千二百余万双,而一九四九年的平均月产量不过四百万双,估计今后一年内平均的月需量亦不会超过五百万双;那就是说:有三分之二制造胶鞋的设备目前不能利用。全国力车外胎的生产能力月达六十四万六千余条,一九四九年平均月产量只有二十九万七千余条,估计最近平均月需量,不会超过三十万条;亦有一半以上的设备暂时不能利用。即以工矿运输传动胶带和汽车轮胎论,除东北、津、青生产率较高外,上海方面亦因滞销影响生产。目前一般橡胶制品在全国范围内还存在着供过于求的现象,销路呆滞,影响所及,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这使上海、广州、重庆几个地区的橡胶工业,特别觉得困难。如上海的橡胶厂就经常只能利用其最大生产能力的三成左右,其每月最高轧胶能力是二、五三四·九六吨,实际上消耗生胶量最高的一年一九四八年平均每月为一、○三八吨,一九四九年平均每月为六五○吨,今年一至五月则平均仅耗六○三吨,五月份虽增至七四三吨,亦仅占全部轧胶能力的二九·三%,约合一九四八年生胶消耗量的七成,而生产能力能利用到这个程度,主要还是由于政府定货来维持的。
产能与销量的不平衡,跟着就引起设备和劳动力的过剩,减产停工,资金不易周转,生产成本增高或部分亏蚀等现象,这是目前多数地区橡胶工业所感到的最大困难。
另一个重大的困难是原料的供应与价格问题。廉价的生橡胶原料本是过去刺激橡胶工业畸形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但中国胶料及化学配料向赖国外输入,本年南洋产地胶市因英美帝国主义的垄断搜购,供不应求,四月间三号烟胶每磅市价从叻币六角六分节节上涨,到八月初已涨达叻币一元二角多,因此国内市价亦跟随上涨。其他化学配料如碳黑,锌气粉,促进剂等市价亦有上涨,且来源不畅。这就直接增加了制造成本;而橡胶制品的市价,则因受滞销的限制无法按成本比例上升。但即使如此,橡胶制品最近的市价波动仍超过一般物价,价格的昂贵,转而削弱购买力,使制品市场更为萎缩。所以目前橡胶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已形成对全国橡胶工业严重的威胁。

主要原料的不能自给,是当前中国橡胶工业最基本的弱点和困难,生橡胶及一部分化学配料完全依赖进口,不仅平时须消耗巨额外汇,在国际局势紧张时,来源供应更有中断之虞。所以我们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原则下,采取各种办法来克服这一困难。
在橡胶工业原料中,有一部分国内已能生产,其余亦都具有能自行生产的条件,如化学配料的硫黄,氧化锌,碳酸钙,碳酸镁,石腊等现在已可自给;碳黑促进剂,防老剂等亦能自制,但质量方面尚待进一步的努力。生橡胶在海南岛有少量出产,新疆的橡胶草亦有培植希望,人造橡胶的资源(粮食天然气等)中国很丰富。今后应该在培植天然橡胶(海南岛的巴西胶树及西南的印度榕树),推广含胶草本藤本植物(新疆的青胶蒲公英,西南的大叶鹿角果,鸟头果等)及人造橡胶的制造等多方面分头并进。这几件工作都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切实大力去做,在一定时间内是可以收到成绩的。在胶料未能做到完全自给之前,我们一方面应该尽量采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国产原料,同时更要尽量设法节约进口原料,如利用废旧橡胶制造再生胶,禁制透明胶质的用品,减低日用消费品的含胶量等,这都是必要的措施。
为配合国防需要和工矿、农业的发展,今后公私营橡胶厂应有重点有步骤地向生产资料的制造发展。例如,扩充大型汽车轮胎设备,制造飞机及工矿用胶带、胶管等,对医疗卫生、文教体育等用品,亦应配合需要,替代外货;同时并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上积极改进。对胶鞋等日用品的生产,则应做到价廉物美,力求大众化,以开辟广大的农村市场。
根据目前原料供应的情况,及最近一、二年内交通、工矿建设和民生日用等方面的需要,橡胶工业现在还只能采取一般的维持,重点的整理恢复,限制盲目扩充,逐步走向计划生产的生产方针。为避免盲目生产,达到产销平衡的目的,必须引导各地橡胶工业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在这次全国橡胶工业会议中,已对各种主要橡胶制品的需要量作了切实的估计,订定全国各区的生产计划,分交各地橡胶工业执行,这一计划虽然还是初步的,不太精确的轮廓,但它在指导生产,减少浪费,调节各地区产销关系,避免互相挤轧,以及推动橡胶工业走向计划生产等任务上,却具有重大的作用。
在公私关系上,橡胶工业需要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做到分工合作,统一定货,调剂市场,合理订价。公私营各厂间更要交流经验,公开技术,以改进品质,节省原物料,做到精简节约降低成本,提高整个橡胶工业的企业经营和技术水平。在经营方法上,一般私营工厂,特别是中小型厂,要摒弃过去的投机性,依赖性,努力于正当业务,并尽量采取联购原料,联销成品,分工联制等联营方式,用集体力量来解决问题,改善经营。
以上是橡胶工业为克服困难,稳步地准备将来的发展,所必须实施的方针。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恢复进展,今后各种橡胶制品的需要必将与日俱增,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的前途是异常宽广的。但我们不能忘记,橡胶工业主要的原料迄今仍依赖国外进口,一切的繁荣和发展都缺乏可靠的条件;今后唯有努力摆脱对帝国主义经济的依赖,争取主要原料的完全自给,同时要努力于企业经营的改造与技术水准的提高,我们的橡胶工业才能具备稳步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
概括地说:在最近期间逐步做到原料自给与计划生产,这就是中国橡胶工业当前的出路和努力方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